2)第一百四十六章:改名_五胡归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事,岂不是那时我哥还得改名?”说话之人是文俶之弟文虎,文俶坐镇雍州后不久,就将弟弟文虎调到了自己身边。

  文虎当年和兄长文俶投奔司马昭后,司马昭为了安定人心,将他们兄弟二人都赐爵关内侯。

  文俶、文虎的父亲文钦有三子,其中老大早年战死,留下他们兄弟二人相依为命。

  “叔义(文虎的字,这个瞎编的,因为找不到)兄弟说的也在理,次骞兄也可以给太子写信,请求朝廷赐名,太子对我二人有知遇之恩,想必看到次骞兄如此用心,定然开心!”

  “既如此,就依元海兄所言!”文俶拍板道。

  收到文俶的信,坐在东宫正在喝茶的司马俶瞬间就乐了,想不到改个名字,竟然还有如此多的麻烦事儿,当即便去找到父皇司马炎,请求他定夺。虽然司马俶知道太子的名字无需避讳。

  “文俶这个粗汉子心里竟然如此透彻,难得!”司马炎看着信笑道:“既如此,就遂了他的意吧!既然是你抢了人家的名字,这名就由你来取吧!”

  司马俶闻言无语,心里暗想道这名字不是你取的吗?

  思索再三,司马俶索性直接抄答案,历史上不都习惯把文俶称作文鸯吗?那就叫文鸯吧!

  “父皇,儿臣以为,世人多称文俶为文鸯,他的小名亦是阿鸯,索性叫他文鸯吧!”司马俶缓缓说道。

  “世人皆称文鸯?”司马炎不禁皱眉,一脸疑惑道,“这文俶有这么大名气吗?自从他降了先帝,还未立下什么功劳呢!怎么就闻名天下了?”

  司马俶忽然觉得说错话了,确实,这个时间点,文俶还没有大破秃发树机能,还没有扬名天下。忽然司马俶转念一想,很快想到了一套说辞,道:“前些日子贾充被诛,长安百姓欢心雀跃,后来又得知这是文俶的功劳,刘渊曾叫他阿鸯,长安城的百姓不明所以,就跟着叫文鸯将军了!”

  别问,问就是因为贾充,这老东西都已经被砍了,难不成还能从地底下爬出来不成?

  “原来如此,诏书你来写吧!让老徐给你盖印!”司马炎道,“皇帝赐名,可谓是天恩浩荡!”

  “儿臣知道了!”司马俶说道,言罢立刻去草拟诏书。

  晚秋的风有些凉,逐渐吹散了皇宫的热气。

  “对了衷儿……”司马炎说道,随后又改口道:“俶儿,这两个字还有些拗口,算了,以后还是叫你太子吧!本来是要给你说门亲事的,因为父皇,这都拖了好几个月了,之前你姨母给你挑的那几个,你觉得怎么样?”

  写完给文俶的诏书,把它交给内侍总管徐二狗,司马俶便走了过来。

  “啊这,还行!”司马俶闻言支支吾吾道,脑海中立刻想到了那个让他心动的谢玖的模样。

  “你这蠢货,什么叫还行?朕可是等着抱孙子呢!”司马炎笑骂道,“要不干脆别去荆州了,在宫里把婚事办了!”

  “别,父皇!儿臣回朝就立刻准备此事,儿臣发誓!”司马俶慌忙推辞,并非他不在乎儿女情长,而是他太想出去看看这个大好的河山了。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