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地方上擅作威福,招募军队图谋不轨?

  “止生兄,来的正好……”

  这个幕僚看到茅元仪正在往书房走,当下赶紧拦住他,将书信递了过去,笑着道:“王大人的信,并且其中提到了止生兄……”

  茅元仪已经正式成为孙承宗的幕僚,虽然现在孙承宗还没有决定到辽东上任,但他已经决定过一段时间后就前往山海关实地考察当地的军务,茅元仪是孙承宗熟知的军学专家,也曾经学过武,算是文武双全的俊彦,当时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马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经过孙承宗多年的宣扬,加上刻书成印,茅元仪知兵学者的名声已经为世人承认,孙承宗已经向他许诺,一旦真的赴任辽东,将会向朝廷举荐他为赞画游击。

  茅元仪接过信,粗略一翻,脸已经沉了下来。

  以他的身份,虽然孙承宗正在会客,茅元仪也是能昂然直入,况且今日孙承宗会见的人,倒也是不必太拘泥礼数的熟人。

  “止生来了。”

  孙承宗在家并没有穿官袍,他一身素青色的道袍,头上一顶纯阳巾,胸前是飘飘洒洒的美髯,望之若神仙中人。

  客厅里坐着两人,看到茅元仪进来,两人都是站起身来。

  “至之,初阳,二位少见了。”

  茅元仪脸上露出笑容来,他和孙元化都是以知名著名的士子,两人也都没有中进士,不过孙元化好歹是举人,茅元仪只是秀才,孙元化却从未在他面前摆过架子,在兵学上也是对他多有提点,两人的私交很是不坏。

  “至之是不是要试一试这一科?”

  “止生兄见笑了。”孔敏行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苦笑道:“其实我已经于举业上并无什么想法,只是想做一些实事。在大同,我实在是已经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老师认为我是以农学见长,如果要做更大的事,还是要中进士……”

  孙元化笑道:“恩师其实说的一半对一半不对,要说至之以农学见长,做地方官确实可以有所展布,然而现在那张瀚那里已经颇有一番局面,要是我反正是不走的。”

  孔敏行摊手道:“你怎不敢当着老师的面说?”

  孙元化哼了一声,说道:“你当我没说过,我刚和老师提起来要去李庄摆弄火器,老师就是大怒,连尔觉他们也不敢提了。”

  对学生们去李庄那里实习磨练一下,徐光启还是赞同的,不过要是放弃大好前途,真的扎根在李庄,那徐光启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孙承宗这时笑道:“你们这些师兄弟可不要气坏了徐前辈,确实,初阳兄不要再走了,学生已经在朝廷举荐老兄,估计是到兵部先任司务,老兄务必不要嫌这是佐杂职位,只需一二年后,在边境做些实事出来,以老兄的兵学之才,立功是等闲事,然后转主事,郎中,都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