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8 理论上不该存在的星系_科技尽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这也是条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好消息。

  参宿一号是核聚变装置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基地没有对外公布参宿系列的核聚变设施是为了给星球供能使用的。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成功,代表着人类在利用能源层面跨出了极大的一步。哪怕其原理依然被戏称为烧开水。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由夸父号实施的“火星增重计划”成功了。

  没错,“火星增重计划”就是互联网上对将C/2012UN271引导进入火星轨道的简称。网友虽然是万能的,但没谁喜欢去记那些数字跟字母混合的编号,所以给个外号,自然显得更亲民。这则好消息则跟普通人的距离稍微远了些。

  当然基地内部是知道这项计划的成功具有多大的意义的,整个科学界同样极为震撼!

  不谈改造火星本身,这更是人类文明第一次成功人为改变太阳系中型星体的运行轨迹,所以这也意味着人类未来将掌握改造星系的办法。

  想想看吧,如果由女娲号负责的土卫二迁移计划同样能成功,未来人类在拥有了火星之后等等更多的宜居星球之后,科技再次跃迁,生产出更庞大的船体,说不定就能寻找到合适的星系,然后按照太阳系的布局来重新将适合的行星放到适合的位置上,创造出更宜居的星球。

  甚至可以在不干扰整个星系运行的情况下把本来不太宜居的行星移动到宜居带上。甚至未来当人类走出太阳系的时候,考虑的将不止是寻找宜居星系,而是如何改造宜居星系。

  一个词的差别,但效果却是千差万别。

  恒星系统在宇宙太常见了。

  仅仅是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根据估算最少就有两亿多个恒星系统。如果改造星系被证明可行,这两亿多个恒星系统哪怕只有一半适合改造,那么人类文明完全可以一边去探索,一边经营银河系。

  最开始可能会慢了些,人类人口基数跟制造能力摆在那里。但这种开拓跟发展可是指数级的。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人类繁衍的速度在自然界并不算慢。如果改造第一个星系要花费漫长的一个世纪,那么当人类开始改造第二个星系时,可能只需要半个世纪,之后可能是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五年……

  当然改造的速度肯定是有技术瓶颈的,也许到了五年之后,无法再压缩了。但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必然拥有了同时改造数个甚至数十、数百个星系的能力。

  这就好像癌细胞的繁殖,从一到二,二到四,四到八,前期悄无声息的复制可能需要数年之久。但当这些细胞到了一定基数之后,从一千到两千,以一万到两万,从十万到二十万,也许只需要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时间。

  所以这个消息传到地球之后,学界的反应可想而知。

  只是介于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