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权奸,名相_红楼春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一时间进项添不来,还得掏不少盘缠银子,但愿能早点收回些来。”

  此类对话,在各部堂衙门内,比比皆是。

  武英殿内。

  吕嘉笑呵呵的看着六部、五寺、二监、二院的诸多朱紫大员们,道:“这才是真正的旷世隆恩啊!新政自然是善政,不管甚么时候,都能稳定世道安宁。但节流固然重要,可只节流不成,官员们太苦了,并非社稷之福啊。清官当然好,可王爷说的更好,清官也不该天生就过苦日子啊!所以,王爷拿出一亿亩上等良田来,作为天家贴补天下官员的养廉田。这养廉田到底该怎么分,王爷并不干预,要我等拿出个章程来。不过等议定章程后,天家会派天使,挨家挨户的上门相赐,以彰各位为社稷劳苦之功。

  诸位,打大家金榜题名后,有多少年未见此等登门报捷夸功的殊荣了,啊?”

  原本还觉得朝堂上堂而皇之谈这些的官员,此刻听闻此言,都不禁笑了起来。

  是啊……

  谁不是经过无数次考试,一步步熬到今日的?

  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虽然极苦,却也是绝大多数读书人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

  后来虽当了官,可是却只能在宦海中浮沉,历经无数阴谋算计,艰难坎坷。

  运道好的,青云直上。

  运道不好的,一生蹉跎。

  却未想到,还有天使登门御赐养廉田之日。

  哪怕大部分人心里对贾蔷之所作所为仍难以接受,甚至深恶痛绝,留在京里只为了一个“官”字,可如今也不由为贾蔷的惊天大手笔所震惊钦佩。

  吕嘉看出百官面色的转变,呵呵笑道:“摄政王一心想要南下,非二韩所逼,绝不会至今日之地步。眼下可还有人怀疑王爷存心为之否?且看看近二月来,王爷召开过几次朝会?王爷不是懒政,也不是荒唐之人,他日夜为赈济之事操持着,再有就是开海大业。

  多余的话就不多说了,老夫知道,外面不知多少人在骂老夫,老夫不解释,也不生气,待二三年后,且再回头看来。

  是非功过,融入褒贬,由春秋去书写罢。

  除了官员的养廉田外,王爷还号召大燕百姓,主动前往海外,德林号会负责给他们分田。不过就老夫推测,未必会有太多人去。

  人离乡贱,且大多数百姓都是本分老实之人,能有一口活的,就不愿奔波万里,路费盘缠都舍不得。

  所以咱们要快些将章程议出来,将地分下去后,各家早早派人去种,也好早有收获。

  官员先行,并在那里发了财,赚得金山银海,百姓们自然也就愿意去了。”

  礼部侍郎刘吉笑道:“元辅大人是王爷亲自开的金口,三万亩良田。一年三熟的话,折合起来将近十万亩咯。我等自然不敢与元辅比肩,较六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也要次一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