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9章 新发明_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了。”

  “是吗,那太好了!”

  朱祁镇脸上再度出行笑容,道:“那皇后早些歇着吧!”

  “妾身……身子不便,不如……”

  钱皇后迟疑片刻,然后说道:“就让贞儿服侍皇上就寝吧。”

  万贞儿闻言,脸红到了脖子根,低着头不知如何是好。

  朱祁镇却笑着摇了摇头,道:“朕今日有些乏,先去睡了。”

  要说起来,万贞儿生的也算是花容月貌,不过这个女人……

  由于某些原因,不合适……

  翌日一早,贝琳和童轩匆匆而至。

  “皇上,您说的那个电话,已经弄出来了!”

  “是吗,在哪了,让朕看看!”

  朱祁镇顿时来了兴致,当初童轩鼓捣出电灯,他便顺手画了个电话的图纸,没想到,这么快就搞出来了。

  童轩从背后拿过一个袋子,说道:“臣把东西带来了!”

  打开后,里面是两个圆筒,中间用铜线相连。

  朱祁镇大致看了看,和自己想象中的差不多。

  “走,是试试!”

  君臣几人来到御书房,将一个话筒留在里面,然后童轩拿着另一个走出去,关上门。

  其实,这东西还算不上真正的电话,充其量叫个传声筒。

  童轩拿到图纸的时候也很疑惑,既然没有接电,为什么叫电话呢?

  实则是朱祁镇叫习惯了,而且,电话也就是根据传声筒的原理设计出来的。

  就在童轩拿着图纸发呆的时候,电力研究所的一名学员突然说了一句,这不就是墨子书里的听翁吗?

  童轩闻言,立刻去找来墨子书,翻阅之下,果然在《备穴篇》发现相关记载。

  大致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罐子,使用时埋在地下,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有侦测需要时,侧耳伏在上面,便可听出周边的动静。

  如果有需要,甚至可以让专业情报人员坐于瓮中,听辨声响。

  有时候,为了减少情报失误,常会培训盲人来执行任务。因为盲人的听力往往强过常人,方圆数十里的动静都能通过听瓮听出来。

  童轩得到启发,继续翻阅古籍,很快,他又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看到了类似的记载,不过,已经不叫听翁,而叫矢服。

  这是一种特制的箭袋,主要用在战场上侦查敌情。

  需要窃听时,拿出箭矢,吹足气,夜里枕在头下,几里以内人马声都能听到。

  另外,民间常用的类似装置还有“听管”,所谓“隔墙有耳”就是这么来的。

  只是这些装置都是单独的,从来没人想过,可以把两个听管连起来。

  童轩将古人的记载整理之后,再根据朱祁镇提供的图纸,很快便做出第一个传声筒。

  两个听筒之间用铜线连接,铜的导音能力极强,隔着老远便听的清清楚楚。

  朱祁镇拍了拍话筒,然后在耳边,不多时,便传来童轩的声音:“皇上,能听得见吗?”

  “听到,你能听到吗?”

  “臣也能听到!”

  “很好,回来吧!”

  童轩拿着话筒回到御书房,然后就看到朱祁镇翻出一张图纸。

  “这才是真正的电话!”

  贝琳只看了一眼,便皱起眉头。

  童轩不解,上前两步,然后就看到图纸上密密麻麻的零件和标注。

  再看看自己手里的“电话”,好像……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