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老太君的热情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位是——张师傅是吧?郑氏有些不确定地转向王昱,想从他那里得到确切的答案。

  王昱点了点头。

  张易之也是头疼得很,他根本没有想到这种盛宴之上,竟然有他这个厨师出场的份,这倒是有点措手不及了。

  因为前世是一个孤身宅男的关系,张易之的厨艺极为优秀,这似乎也是当时的他比一般人唯一强的地方吧。只是没有想到,今天卖弄过头了,反响太过强烈,反倒是惹来了麻烦。

  他知道,今天这场生日宴是他唯一和上官婉儿单独沟通的机会,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是两个人之间,不能有任何的外人在场,因为他所要说的,是颇为禁忌的话。若是现在就被山官婉儿当场认出来的话,上官婉儿说不定不会给他说话的机会,就会主动避开他。这样一来,这两日的辛苦,就要变成徒劳了。

  因此上,张易之带着这身行头出现,倒不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主要还是为了不暴露身份。这身在后世的厨师界可算是极为普通的装束,但在一千年前的武周时代,不免显得太过异类了一点。虽然大唐民风开放,除了《衣服令》上规定的一些禁区,民间对于各色服饰都能很能接受。可张易之这身领先时代达一千年的服装,还是新潮得令人难以接受。

  带着各种不同的心情,众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张易之,有若实质一般,这些目光照耀得张易之浑身的不舒服。

  小人张五,拜见老太君。愿老太君‘如日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张易之缓缓地走到郑氏的面前,说道。

  咦!郑氏更加惊讶了。大唐时代的识字率比起后世的宋朝,要低得多,十个人中最多只有一个识字的。而若是轮到职业,厨师识字的几率更是比1o这个平均数又要小了很多,很多只是粗略识得几个字的,都被算在了这个范围之内。

  但张易之显然不是这一类。如日之恒这一段虽然是出自这时代的基础读物《诗经》,可在厨师之中,也算是深奥一级的学问了,张易之随口引用,让郑氏不能不刮目相看。

  谢谢师傅了!惊愕之余,郑氏的嘴角扬起一个圆润的弧度,先生的技艺水平,大家都见识了,无不称羡,老身也是多年未曾吃到过这样的美味了,不知先生师承何处啊?

  张易之正要随口编一个师父出来,但转念一想不对,自己今天搞出的这些菜,都属于创新之举,如果随便编一个师父,保不住要被人肉搜索,说不定还会惹出大麻烦来。当下,他只好故作谦虚地说道:老太君抬举了,这些都是小人没事的时候,随意琢磨出来的菜式,不值一哂,能博得老太君展颜,小人就感觉无比荣耀了!

  哦!郑氏眼中放出奇光:听师傅的口音,应该是年轻得很,想不到在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