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7章 康王要完?(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十一?”

  “小王确实有这样说过。”

  赵构也避讳,青衣社案已经闹到这个程度,赵构是没有办法完全撇清责任的,具体在于青衣社与赵构是否有直接关联。

  若有直接关联,恐怕赵构的后果更严重。

  范致虚的目光重新落到汪博彦身上,他说道:“康王规定了利息不能超过十一,京兆府的官员最初也满口答应,甚至青衣社最初的利息很低,但为何后来局面变了,汪侍郎,这个问题我不太明白,麻烦你帮我解答一番。”

  汪博彦的理论可以说到此处,已经被范致虚摁死了。

  汪博彦满头大汗,无话可说。

  范致虚说道:“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最初的时候,都想做点好事,可是很快,这些人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逐利,逐利本是人之常情,但合法的逐利实在太慢,损人的逐利显然来得更快,诸位赞成放开民间私营借贷的,你们如何保证,这些人最初都在做好事,却如青衣社一般,逐渐变得面目狰狞,吸人骨髓?”

  周围一片死静,众人都看着这个刚从陕西回来的家伙。

  这家伙回来,显然不是回汴京养老的。

  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敢接范致虚的话。

  想要放开民间借贷的,朝堂上下大有人在。

  四京之地、地方官员,都有一百个理由阐述放开的好处。

  但此时,却没有一个人能反驳范致虚的话。

  赵宁回到龙椅上,说道:“诸位还有要说的么?”

  沉默,过了好一会儿,赵宁才说道:“今日到此为止。”

  说完,他便站起来,离开了大庆殿。

  赵官家离去之后,大庆殿才又热闹起来。

  “范相公说得真好啊!”王宗濋立刻过来,满脸堆着笑容。

  周围也有不少人来向范致虚作揖,称赞他。

  之后,关于要放开民间私营商社的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两天后,便有谏院的人,正式提及民间私营商社之事。

  按照正规流程,御史台的监察御史,开始以青衣社案弹劾康王。

  流程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已经定调,要弄康王了。

  不过具体怎么弄,最终决定权在赵官家手中,康王党现在只能尽全力保康王。

  二月初一,气候明显回暖,汴京两岸有了一丝丝绿意,河面的波浪都柔和了许多。

  赵官家的御驾一路行至张叔夜府邸门口,随后进了张叔夜家中。

  “臣参见陛下。”

  “怎么从床上起来了,快快搀扶张相公回床歇息。”

  “是。”

  张叔夜老了,已经七十三岁,这些年的操劳,让他老得更快。

  “张相公身体如何?”

  “承蒙陛下垂怜,老臣好多了。”

  “好多了就好,朕回来得仓促,国朝事务繁多,现在才来看望你,你心里不要怪朕。”

  “陛下能来看望老臣,已经是老臣的毕生荣幸。”

  “朕时常想起靖康元年,卿率领勤王之师,奋不顾身到汴京来,是卿在朕最困难的时候,舍身相助,这些年,国朝军政繁忙,事务繁多,也是卿一手处理得当。”

  “老臣不敢居功自傲,现在西夏已灭,金人不敢随意南下,老臣心中也颇感欣慰,只是眼下外重内轻格局已然形成,此番皆是老臣之责。”张叔夜眉头凝重,忧愁劳顿。

  “听闻陛下没有见金国使者?”

  “是的。”

  “老臣以为,现在边事该缓一缓了,整顿边军,刻不容缓,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锜、李彦仙皆赤心报国,却难免有其他人手握重兵,图谋不轨。”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