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3章 增兵淮西(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商业受到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京畿路第一个季度的商税能达到30万贯,足见商社局的成立效果。

  当然,最大头的盐税出现大幅度下滑。

  从宣和七年的1300万贯,下降到靖康三年的800万贯。

  主要原因是河东战乱,西夏青白盐大举进入,还有战争影响,人口南迁。

  就目前来说,去年的所有收入,以及今年所有收入都已经用完。

  如果不是少府监的产能拉升起来,香皂的出售规模拉升起来,财政肯定是赤字的。

  目前香皂的售价已经下降到100文一块,东京城每天生产3000块,几乎可以全部售罄。

  每天的营收就可以达到300贯,三个月就是三万多贯。

  而香皂在杭州、成都府、江陵府、江宁等南方销量才是最好的。

  据王宗濋预测,这些地方的香皂价格压低后,在第一个季度的总收入可以达到20万贯的惊人数字。

  不仅如此,少府监扩建的造纸坊、炼油坊、纺织坊都在快速搭建,还有最新的牙刷等等。

  一条条产业线正在快速成型,在不久的将来,一旦产能爬起来,其销售是惊人的。

  当然,赵宁手里现在也不是一分钱都没有了。

  抄家抄出来的500万贯。

  不过那是作为银行储备金的,是不能动的。

  等赵宁把一些大类的账目盘算完后,他对王宗濋说道:“让你派人去两浙、福田提炼海盐,派了吗?”

  “派了,就是跟钱娘子说的,她两个月前就派人在两浙路开始操办。”

  “哦,你安排她去的?”

  “是她派人去的。”

  “效果如何?”

  “臣还没来得及问,应该还在尝试中。”

  赵宁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

  古代本身就有海盐的炼制,只不过没有普及而已。

  浙江、福建一带就有。

  等把海盐做成产业链了,大量向内陆售卖,就可以压低盐价,摆脱对西夏盐的依赖。

  当然,这需要时间。

  “交钞发行如何?”

  “前来存钱的人逐渐在增多,前来兑换交钞的人也逐渐在增多,多以商人为主,昨日便兑换出去5000贯。”

  王宗濋笑得合不拢嘴,他继续说道:“官家,还是银行存钱利息这件事起了作用,不少人见有钱大户把钱存到银行来,对银行有了信心,只要再过段时间,把利息和本金都还给那些大户,银行的信誉肯定还会再提高。”

  这时,张叔夜匆匆忙忙赶来。

  “官家,濠州传来军报,岳飞已经击溃叛军,活捉了叛军头目王庆。”

  岳飞办事效率倒是高,四月初一从东京出发,这才四月底,叛军主力都被击溃了。

  “朱昌贵呢?”赵宁问道,“蔡懋不是说,那个朱昌贵也是头目之一吗?”

  “朱昌贵并未抓到。”

  赵宁想了想,说道:“看来淮西叛乱可能比想象中的要严峻。”

  张叔夜疑惑起来,这说的是什么话?贼首都已经抓住了。

  “有多少人参与到这次的叛乱?”

  “淮西尚在核实名单。”

  赵宁忽然说道:“增兵,再增一万人到淮西。”

  张叔夜不解:“官家,这是为何?”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反贼流窜民间,危害民生,要尽早剿灭。”

  张叔夜立刻反应过来,赵官家增兵恐怕有别的用意。

  果然,军政院调兵的同时,政事堂关于淮西推行新农政的政令也发往了淮西。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