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9章 嘴里的主义,心里的生意(第三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派的利益。

  且必须辩证性地认识到一点:靖康六年的主战、主和,与靖康元年的利益分配已经全然不同。

  从赵宁目前收集到的诸多信息看来,主和派主要分这几类人:

  一、在边境有大买卖的。

  这类人一般与金人有商业往来,一旦打仗,买卖可能会中断,失去的是真金白银。

  这类人具体有哪些,不是那么好查找到的,但至少表面上有浮现几个出来。

  二、南方一些官户、形势户。

  这类人是大宋朝的老旧势力,没有经过新政洗礼,还匍匐在南方吸血。

  一旦打仗,担心朝廷向南方加税,把刀子挥到他们头上来。

  而赵宁此次南下,无疑是惊动了大半个南方的旧贵,接下来他们会更加激烈地搞事情。

  三、一部分读了几本书,特别想向世界表达自己,但连基本的世界观都不健全的读书人。

  这些人也分两部分,一种是真的单纯,说的难听点是真的蠢。

  这些人脑子里实在没有东西,但这个世界又是如此残酷,于是生物的自保本能被迫启动了,思考自己该如何在这个世界坚强的活下去呢?

  在经历了一系列弱智的思考后,他们发现了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就摆在那里,这种东西随手就可以拿来,并且武装在自己身上。

  只要这种东西一旦到自己身上,自己必然处于不败之地,这种东西叫做:道德。

  只要有了这样东西,就可以不用去想那些他们想不明白的复杂的事情。

  因为在他们心中,这两个字代表了人类的结晶,人类文明的光辉,自己站在人类文明光辉中,其他一切都似乎变得可笑。

  围住江宁府衙门的就是这类人。

  他们抱着孔子的画像,在江宁府衙门门口大哭,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

  但他们不知道,那其实是被自己蠢哭的。

  第二种则是非常聪明的精致利己者,想要通过这种巨大的分歧站队,往上爬。

  这三类群体并非割裂,他们甚至可能因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联合。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赵宁本身不想打仗,难道不是应该赞成主和派吗?

  赵宁的现在不打,是为了以后狠狠地打,打到西夏和金国全部从这颗星球上消失!

  但这帮主和派却不一样,他们今天敢喊出把辽东还给金国,明天就敢把太原重新送回去。

  就像当年司马光要把王韶熙河开边拿下来的河湟地区还给西夏一样。

  司马光的理由与现在的主和派有什么区别?

  都在说朝廷没钱维持那里的控制。

  司马光是不想像王安石那样动传统权贵的利益。

  要知道,宋神宗拿下河湟,是对西夏从西面形成战略威慑,迫使西夏从横山分兵过去。

  这就像现在赵宁拿下辽东,迫使金国从河北分兵过去一样。

  时隔数十年,对不同的国家,同样的战略部署,却遭到了同样的反对。

  当年王安石下野,保守派上台,还真就还了一些地方给西夏。

  但是现在嘛……

  当然,赵宁此时还没有收到江宁府的消息。

  他不是不接受宋金再一次的议和,只是想借这个机会,看看哪些人想要跳出来搞事情。

  所以,这就是他一直晾着金使的原因。

  并且大宋还在往北边增加军力和粮食,大有一副全面开战的准备。

  但他知道,金军一时半会儿,肯定是不会动手了,宗望忙着去救辽阳府。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