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5章 康王的机会(第三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横行的官场。

  在这种地方,人心会变得更加敏感,人性会被放到一千倍。

  这一次的权力架构变化属实有点大。

  朝堂上下,对这样的变动,一时间产生了无数想法。

  这一天傍晚,开封府税务司郎中王表送了一份开封府最新的田租汇报到康王府。

  现在的田租,其实就相当于过去的税。

  眼下已经是初夏,北方各地衙门已经开始在准备收取今年的夏税和地租。

  “殿下,您看是否有问题?”王表问道。

  赵构看得很仔细,看完后,才说道:“没有问题,就按照这份汇报去执行吧,今年不少农民手里有交钞,若是农民想用交钞抵税,也可以,这反倒是减轻了耗羡。”

  “是。”

  赵构不由得感慨,朝廷将收税权从过去的知府、知州、知县手里剥离出来的英明。

  还是赵官家想得通透。

  这税务一事,放在地方官府那里,就会产生权力交叉贪腐,朝廷要查这个贪官,还要有顾虑。

  例如相州知州贪污税款,将他罢免,就会影响相州的治理。

  现在单独出来,就只有税务司的人来执行,出了问题,一般不牵涉到地方行政长官,就不会对行政有波及。

  税务司现在也只是开封府设立了,其他地方暂时没有。

  税务司的官员直属汇报上级衙门是户部,但赵构非常特殊,他在主管开封府借贷、农政等诸多事宜。

  王表接过赵构递回来的文书,但是他却站在那里不动。

  “还有事?”

  “殿下,下官确实有一件事。”

  “何事?”

  “最近朝廷任命吴璘为安南都护府都护。”

  赵构心中有些惊讶,但表面却淡定自若:“是有这事。”

  “此事对康王殿下您是一次机会。”

  赵构声色俱厉地说道:“你胡说什么?”

  “下官没有胡说。”

  赵构犹豫了一下,说道:“此话怎讲?”

  “按照前唐旧制,都护府还需要设立一位大都护,一般是亲王遥领大都护,下官觉得为了稳妥起见,殿下需要站出来,承担这个职位。”

  “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去领大都护?”

  “是的。”

  赵构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沉,连语气也变了:“这话是谁教你说的?”

  王表全身一颤,连忙说道:“下官只是有感而发,下官也是为了殿下着想。”

  “你是户部官员,本王是开封府府尹,你突然为本王着想?”赵构也学着赵宁那样冷笑起来,看得王表心里发凉。

  这事只要赵构告知给赵官家,他王表就基本上完蛋了。

  “下官对殿下的敬仰滔滔不绝。”

  “如何个敬仰?”

  “殿下当年不仅领大元帅印抗击金人,后来还清除宗室田产,辖制京东两路新农政,梳理交钞下乡,对当今新政有不可磨灭的功勋。”

  王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在打鼓,他当然不愿意来,但是有人逼他来,实在没办法。

  这是在拿自己的前程做赌注啊!

  过了好一会儿,赵构才说道:“本王不可能毛遂自荐吧?”

  “下官愿意写奏札推荐殿下,下官也有一些朋友,也很敬仰康王。”

  赵构莫名问了一句:“你的这些朋友,是谁的人呢?”

  “他们都是真心敬仰康王。”

  “你回去吧。”

  “下官告退。”

  从康王府出来的时候,王表全身都汗湿了。

  转身,赵构开始给赵宁写奏札。

  这份奏札倒不是告发王表,而是引荐一个人回京。

  谁?

  苏州知州汪博彦。

  五月八日,文德殿。

  赵宁正在写书,写的是《辩证论》。

  大宋朝的读书人思想改造还得继续下去,这是一项持久的事业。

  思想的转变和完善,是需要耐心的。

  他的开篇用了这样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后写道:万事万物是在不断变动的,我们需要认知到事务变化的因果,辩证地看待问题。

  他拿了从春秋战国到秦国一统这个时间段来举例。

  王怀吉搬了今天的奏札过来。

  赵宁随手翻了一份,顿时好奇起来。

  居然是推荐康王任职安南都护府大都护的奏札!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