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有人在作死?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想的,他也不敢随便回答。

  靖康元年,第一次金军南下,就是李纲带领全城军民,一起击退金军的。

  自此,李纲成了一面抗金大旗。

  尤其是第二次金军南下,横扫河北、河东,人们都开始怀念他。

  正统历史上,东京城被破,宋钦宗最后悔的就是罢免了李纲,且后悔没有听李纲的。

  等赵构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召回李纲,拜为宰相,全面竖起抗金大旗。

  就是这么一个人,不被官僚喜欢,被北方各个军镇排挤,在历史上,一生不得志。

  赵宁也没有再细问,等过两天与李纲再讨论完一些战术策略,李纲就要奔赴东线了。

  赵宁骑着马,带着人,一路出了城。

  眼下粮食正在持续补给进来,民间现在到底如何,赵宁也只是听下面的人做了一些汇报。

  这人,不亲眼看看,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毕竟下面的人都有一个特点:报喜不报忧。

  这种特点在官僚中,层层传递,以至于一线的情况,几乎不可能传到皇帝耳朵,就算传递到了,也已经变了十万八千里。

  所以,今天趁着李纲和宗泽找自己汇报接下来的战术策略之前,就一身的便衣,偷偷溜出来了。

  先在汴河畔的渡口看了一会儿,看到那大船小船,满载而来,赵宁感觉心里踏实。

  真的踏实。

  北方军事防线固然重要,民生也重要啊,以后京师就是中线的后勤补给点了。

  民生一定要稳。

  “良臣。”

  一边一直很紧张的韩世忠听到皇帝忽然叫自己的名字,连忙说道:“臣在。”

  “之前来过汴京吗?”

  “回禀陛下,臣第一次来。”

  赵宁笑道:“在外面不必称呼陛下,我们是私访。”

  皇帝温和的态度,多多少少缓解了韩世忠紧张的情绪:“是,公子。”

  按照后世的身高,韩世忠至少一米八五,妥妥的西北大汉,而且非常强壮。

  常年军旅生涯,皮肤成古铜色,看起来更有力感。

  这家伙个人的武力值也是非常强悍的。

  赵宁说道:“你们在西北打仗是很辛苦的,我能够理解。”

  说完,赵宁骑着马,在殿前司诸班直的簇拥下,又一路朝南城门而去。

  汴京的秩序慢慢恢复,城楼的守卫也严肃起来。

  出城后,赵宁便一路南下。

  他没有走远,只是在二十几里之外的朱仙镇附近停下。

  流经朱仙镇的运粮河上,来往有不少船只。

  大宋朝果真是非常重视水利的,以开封东京为中心,开发了许多分支河流,这也是大宋朝商业发达最要的原因。

  去年金兵围城,受到重创的可不仅仅是汴京城,锁城战术,周围的县城、乡里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眼下,各地都在缓慢恢复中。

  黄河北岸在未来是前线,京师附近的粮食生产是必须要有保障的。

  赵宁看到前面一个扛着锄头正在飞奔的老汉,觉得很奇怪。

  他忍不住问道:“这位老丈,因何事如此着急?”

  那老汉头也不回喊道:“官府来抢粮了,再不回去就等着饿死!”

  听到那话,赵宁大吃了一惊。

  他疑惑地看着高俅,意思是,什么情况?

  高俅脑袋摆得跟拨浪鼓似的,表示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赵宁脸沉下来,看着高俅,说道:“如果我刚才没有听错,他说官府来抢粮食?”

  高俅有些发憷地点头:“好像是这样说的。”

  “岳飞,那个人刚才是这样说的吗?”

  随行而来的岳飞说道:“确实如此。”

  官府在京师附近的乡里抢粮食?

  “走!去看看!”赵宁跟着刚才那老汉,一路赶过去。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