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七十一章:私房菜的鼻祖_美食小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道他会做这道菜?

  慕晴第一时间变否定了这个猜想,如果真会做的话,那么精品店肯定会进行一大波宣传的。

  那么就只能说明,楚云风肯定知道这道菜还有谁会做,而且搞不好他还能偷学过来。

  天哪~!

  慕晴心中也是一阵狂跳,这样的菜式真要是学会了,那绝对是镇店的菜式,没有之一。

  哼哼~!

  有这样的好消息也不跟自己分享一下,看我下来之后怎么拷问你......

  “是啊,先不说这个了,刚才跟你讲了一些荣乐园的秘辛,我再跟你讲讲姑姑筵吧。

  这也是一个对川菜影响非常大的流派,甚至可以说它是国内私房菜的鼻祖也不为过。

  既然要说到这姑姑筵,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黄敬临。

  相信这个人你们应该都听说过吧,特别是小楚,你的那道开水白菜可是经过了一番创新,也是颇为厉害的。

  这道开水白菜的发明人就是黄敬临,他可是不是一般人,你们知道信息估计不全,以为他仅仅只是一名御厨对吧?

  他可是与一般的川菜大师苦出身不同,他出身名门,还考取过清末秀才,受到慈禧太后赏识,曾在光禄寺供职,得四品顶戴,被称为“御厨”。

  黄敬临的一生很有些传奇色彩,在担任宫廷御厨3年后,到地方任县长。

  民国以后,他还担任过射洪和巫山县长,但他生性自由,爱好美食,最后辞职不干了。

  其实姑姑筵并不是他开的第一家店,在回到蓉城之后,居然一度被聘为省立成都女子师范的烹饪课教师。

  黄敬临自然乐得其所,把课程分为熏、蒸、烘、爆、烤、酱、炸、卤、煎、糟十门,分门别类传授给女校的小娇娃们,一时成为城中美谈。

  当年如果黄敬临能多当一些时日的烹饪课老师,今天的川菜也不至于让人产生太多的误解。

  但教人做菜总还是不过瘾,后来在时任成都通俗教育馆馆长卢作孚的帮助下,在1925年,黄敬临在成都少城公园开了一家饭店。

  他用自己名字的谐音,取名“晋龄饭店”,并且亲自掌灶。

  以“软炸扳指(即大肠头,形如扳指,故而得名)”、“堂片鸭子”、“叉烧肉”最受拿手。

  小菜如豆腐鱼、泡小黄瓜,都很受欢迎。

  这位由官而厨的黄老板做菜之余,还没有放下自己的文学爱好,时不时的写几首诗纪录做菜生涯:“挑葱卖蒜亦人为,粇入歧硚万事非,从此弃官归去也,但凭薄技显余辉。”

  也许是黄大老板的诗写得颇有些凄苦,引起了他官场老友的挂念。

  晋龄饭店开业一年多后,得故友推荐,黄敬临又去做了四川荥经县的县长,饭店由儿子接管,但生意很快就不行了,最后被迫转给他人经营了。

  黄敬临的第一次餐饮创业就这样匆匆收场。

  清代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