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北海秘处_穆一林雅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龚秀才说的这本书叫《明宫野记》,清初成书,作者自称无名氏,记录的都是明朝宫廷中发生的一些奇闻异事、无头公案以及在当时流传的坊间传说,是龚秀才在一个旧书摊上掏来了残本。

  龚秀才说:“这本书类似今天的街头小杂志,在当时影响就很小,后世传下来的也不多,这本残本也已经残破不堪,也就百余页,都是蝇头小楷写成,字迹工整。”

  听说有古书记载故宫有密道的事情,穆一兴趣大增,忙问:“这里是怎么介绍故宫密道的呢?”

  龚秀才说:“按《明宫野记》所写,明思宗,也就是崇祯皇帝,他继位后虽励精图治,但明王朝到他这里已经是积重难返,风雨飘摇,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侵扰。当时,深受崇祯信任的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进言,从皇宫地下挖一条密道通道外边,一旦有变,可以借这个密道从皇宫中逃出。崇祯接受了王承恩的建议,于是,立时1年,组织工匠在太监的看管下,终日在地下劳作,秘密从乾清宫挖掘了一条通往西苑的密道。事后,为了保密,这些工匠和监工太监都被处死。”

  二柱子听到这里呵呵笑着说:“一看这书就是编的,人……人都死了,那个写书的咋知道有这么个密道,还……还写得这么详细,难道还是那个崇祯皇帝写的?”

  龚秀才笑着说:“也不能说不可能。这本《明宫野记》写得感同身受一般,我读这本书的时候,隐隐感觉作者似乎对明朝皇帝的家事很了解,言之凿凿的,像是说自己的家事一样,我一直怀疑这书本,很可能就是崇祯化名无名氏写的。”

  “不能吧!”穆一质疑道,“这崇祯当年在李自成杀进北京的时候,呆死了。怎么可能在清初写书呢?”

  龚秀才说:“其实,关于崇祯的死,历来众说纷纭,有本叫《明孝北略》的书中记载,崇祯皇帝是手携王承恩,登万岁山寿皇亭,然后自尽于亭下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又有《明正史》中说,这崇祯皇帝不是自缢的,而是被李自成收买的御厨下毒给毒死的。而《明之述略》中却说,皇宫被攻陷后,帝崩于西山。可以说,对崇祯究竟怎么死,死于何地至今还是个谜。我之所以说《明宫野记》的作者是崇祯,有个重要原因是,《明宫野记》写着,当年在煤山吊死的不是崇祯,而是他的替身,真的崇祯已经从密道里逃走了。出了皇宫的崇祯看到江山变色,无力回天,从此就隐姓埋名,做了个凡夫俗子。据作者说,为了制造死者真是崇祯的假象,王承恩自愿跟假崇祯一起吊死来迷惑李自成的农民军。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贤臣啊!本来我对历史上的太监印象特别不好,读了这本书后,这种印象有所改观了。”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