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 这是明谋!_大隋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历史上的隋初,也正如眼下,大隋与突厥人连番战事,等到开皇十四年,突厥各部落,往长安之地,献上了无数的牛羊马匹,皇帝杨坚才恢复互市。等到杨广即位,甚至亲自到场,在张掖之地,召开“博览会”,除了人常说的有好大喜功心里作祟外,杨广也有打破突厥人对西域商路控制,争取同突厥人贸易之争的主动权。

  而今,于杨昭看来,与其便宜突厥人中的反隋势力,对胡商和隋商,暗中抽税,不如让突利可汗做这个二道贩子,同时还能加紧他与大隋的利益联系,分化突厥人内部。

  让突利可汗看到可观的利益,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和亲,能做相比!

  同时也会让突厥的突利可汗认识到,大隋对于他的支持,并非趋于表面形势,而是趋于具体!

  根据长孙晟所言,大隋扶持的突利可汗太弱小,只是控制东突厥部中的很小一块,处于河套地区,连相邻的都蓝可汗都打不过,更不用说经常同大隋作战的西突厥。而西突厥,在开皇元年,内战分治后,一直都是大隋劲敌。甚至在十年后的仁寿元年,大举入侵长安!他皇祖父以十几年的分化下,使得西突厥后方产生动乱,才瓦解了此间危局。

  同样于当下,一个混乱的突厥,才对处于国力上升期的大隋有利。商队贸易交流,在为突利可汗提供支持内争之力外,也将有助于隋人将更广阔更惊喜的草原大漠地图绘制下来,成为覆灭东西突厥的指引。此外,借助突厥内部人的掩护,隋人可以借机打回西域诸国内部,为将来对突厥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做准备。

  且在杨昭看来,无论是东突厥,还是西突厥,都属于华夏之地,因西晋八王之乱后,数百年的历史问题存留,这才让中原王朝逐渐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如同远行的游子,最终要回到大隋的怀抱!

  立下一个计划,努力去布局完善,以便收获,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但对杨昭来说,却是现在!

  等到十年后,他,李建成,长孙无忌,李安期……栋梁们都将成年,辽阔的草原,将是他们驰骋征战之地,并为华夏铸一道永久且坚固的无形“长城”。

  至于帮突厥人在草原上,指导建立房舍和学舍,杨昭的作为,就属于明谋了!

  突厥人之所以不惧怕大隋的反击,因为他们的灵活性,汗帐在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家!

  这就导致隋军在草原上大破敌人后,敌人迅速遁走,难以形成有效的牵制。

  以安置房舍,并用战马、牛羊,来教授突厥人种田,相当于剪去他们的羽翼,固定于一个地方。试行文教,亦有助于突厥人而入大中华文化圈,为辽阔的北漠一统,埋下伏笔。

  而不论突厥,处于更北之地的铁勒人,契骨人,还有东北的契丹人,室韦人,无不是中原的潜在威胁,有朝一日,能让他们融入华夏,为中原大军所驻,于世代交融之下,便是华夏子民!大家的征途应该一致,如更辽阔的大海!

  当然,杨昭的目标,非常广远,但凭他、晋王府,还有萧家几个舅舅,以及栋梁们,很难将这些事的利益最大化,主要还在于二圣的支持!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