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6章 朕上去就是一个高帽!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朕上去就是一个高帽!

  时间过得很快。

  还没等刘荣、刘德在内的先皇诸子感到长安,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天子启入葬阳陵的那一天。

  这一天,自长安至阳陵的百十里路途,挤满了自发为大行皇帝刘启送信的百姓。

  虽然不比当年,自关中各地,乃至边远地区赶来,为太宗孝文皇帝送行时的宏大场面,但也终归还是有人送、有人哭;

  准确的说,是能送的人都来送了、来送的人也都在哭。

  或许真的如天子启生前所说的那样:是非对错,只能由后人分说;

  而天子启在乎的,并不是那些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后人’,而恰恰是这些生活在自己治下的百姓、民众。

  天子启入葬阳陵当日,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再兴朝议。

  不出所有人预料:这次朝议,并不似过往的任何一场朝议那般顺利······

  ·

  “奉常南皮侯臣彭祖,禀奏陛下。”

  “大行皇帝为储二十二年,在位九年余,继太宗孝文皇帝之志,轻徭薄税,与民休息;”

  “又三月而平吴楚七国之乱,兴削藩之政而弱诸侯,去汉家百年之大患。”

  “臣等公卿百官共议,皆以为:大行皇帝之功过,当谥之曰:景,全谥:孝景皇帝。”

  “然,大行皇帝之庙乐······”

  “大行皇帝之庙乐,或、或不得天嘉。”

  “臣等,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在窦彭祖不甚有底气的一句‘请陛下三思’之后,分坐于殿两侧的百官之列,只猛然响起一声整齐的轰鸣。

  请陛下三思!

  三思什么?

  大行皇帝的庙乐;

  那为什么大行皇帝的庙乐,可能得不到上天的嘉许?

  这个原因······

  “是天不嘉,还是诸公不嘉?”

  “是上天不愿意让大行皇帝拥有庙乐,还是诸公,不愿意让朕为大行皇帝立庙,以享后人万世血食供奉呢?”

  御榻前方,天子胜含笑而立,望向殿内众人的目光却无比锐利。

  便是刘胜身侧,端坐于御榻之上的窦太后、贾太后,也同样被刘胜这直白的话语,而惹得眉头微微一皱。

  ——窦太后皱眉,是觉得刘胜说的没错;

  这些朝臣百官,分明是把自己不愿意的事,甩锅甩到了上苍的头上。

  尤其站出来,代表百官表达这个看法的,还恰恰是自己的亲侄子:南皮侯窦彭祖!

  而贾太后皱眉的原因,则相对简单一些。

  贾太后,单纯只是觉得刘胜如此直白、如此不给百官公卿留颜面,多多少少有些不妥。

  但纵是觉得不妥,贾太后也并未贸然开口。

  因为贾太后仍谨记先前,刘胜所提醒自己的那句:无论什么事,都得按太皇太后的意思来······

  “南皮侯,这是嫌奉常的禄米不够多、不够香甜,想要回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