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2章 外交谈判不是许愿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既然死在长安,那就葬在长安便是,何必抬回这荆吴荒蛮之地?”

  “于是,王太子的尸首便又被送回了长安,太宗皇帝无奈之下,只得令奉常以诸侯礼厚葬王太子,并谥:吴恭太子······”

  听着刘舍提起这段往事,在场众人也纷纷将目光收回,陷入一阵短暂的回忆之中。

  虽说太宗孝文皇帝至今,已经隔了有几十年,便是太宗孝文皇帝驾崩,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但对于汉室权力金字塔的最顶部:长安朝堂来说,发生在太宗皇帝年间的事,也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在政坛、官场,十几年,绝对算不上有多‘久远’。

  现如今,能跻身于朝堂,有资格参加朝议的朝臣,早在太宗孝文皇帝,乃至更早的吕太后年间,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

  便说如今的太仆袁盎,早在吕太后掌政时期,就已经是上将军吕禄的家臣;

  虽然吕太后驾崩之后,吕氏外戚因一场‘诸吕之乱’而被连根拔起,但在吕太后驾崩、诸吕乱起、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过程中,袁盎却并没有受到牵连。

  甚至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在其兄袁哙的举荐下,被刚即天子位的太宗皇帝任为中郎。

  至于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在位的二十七年,汉家朝堂内外的大事小事,袁盎,更是全称目睹,甚至屡屡参与其中。

  袁盎是这样一个情况,其他的人,也基本差不到哪里去。

  ——卫尉直不疑,早在太宗皇帝之时,就已经做了宫中的郎官,并逐渐受到太宗皇帝的重视;

  ——郎中令周仁,也同样是在太宗皇帝年间,就因为医术高超而得宠,并被太宗皇帝派去,照顾当时的储君:太子启。

  甚至就连如今,在三公九卿之列最年轻的廷尉赵禹,也早就在太宗皇帝末年,做了朝堂有司属衙的佐吏,并于孝景皇帝三年,因奉公廉洁而被任为令史,在当时的太尉周亚夫身边做事。

  所以,对于刘舍提起太宗皇帝年间的事,大多数人表露出的都是回忆、追忆之容,而非兴致盎然。

  太子启一棋盘砸死吴王太子的往事,众人自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单是因为此事,在后来简介引发了波及大半个天下的吴楚七国之乱,也同样是因为这件事,真的很难让人轻易遗忘。

  ——储君太子下棋下的不高兴了,一棋盘把对座的王太子当场打死!

  这样的事,无论发生在哪朝哪代,恐怕都会是震惊天下三五代人的奇观。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件事太过于离谱、太过于荒唐,也实在让人难以忘却,所以对于当年,发生在这件事前后的朝中大事,众人也至今都还有这清晰地记忆。

  ——吴王太子刘贤身死,太宗皇帝勃然大怒,愣是亲眼看着太子启被按在宣室殿外,挨板子挨了足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