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5章 伊稚邪的决断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5章伊稚邪的决断

  马邑城头,战争愈发趋于白热化;

  而在战场一侧,自抵达之日起一直都在进行掘土作业,准确的说,是为‘京观’准备常说的飞狐都尉部,却好似与这场战争毫无干连。

  ——明明距离战场只有不到四十里的距离;

  ——明明可以随时进入战场、随时投入战斗;

  至少可以抽个空派轻骑若干,往马邑送去几封军报、书信,以进行最基本的讯息交互、交流。

  但飞狐都尉部,却什么都没做。

  在马邑,郅都和程不识自免不得心下嘀咕:这飞狐都尉,怕不是要玩儿渔翁得利那一招?

  但匈奴人却根本不敢这么想。

  尤其是现任匈奴右贤王:挛鞮伊稚邪······

  “飞狐军呐······”

  “曾让先右贤王吃尽苦头的猛虎大纛,就立在战场一侧。”

  “用汉人的话说,这,便是‘虎视眈眈’······”

  ···

  “诸部,可还有余力攻城?”

  相较于郅都直言不讳的问起伤亡人数,伊稚邪这一问,无疑就更多出了一份小心翼翼的意味。

  原因很简单。

  在汉室,军人为国捐躯,又或是因战而伤、残,是有一整套的抚恤流程,来保证‘人心不寒’的。

  便拿将士阵亡来说,按照太祖高皇帝时就立下的规矩,法律条令的原文是:令士卒从军死者,为槥归其县,县给衣衾棺葬具,祠以少牢,长吏视葬。

  翻译成后世人更容易听懂的白话,便是:当士卒阵亡时,应当将其灵柩送回户籍所在的县,由县衙负责丧衣、棺椁等丧葬用品,并提供少牢规格的祭品,另外还需要军中的长吏参与丧葬之礼。

  所谓少牢,便是羊、猪各一。

  至于长吏,则指比阵亡者高一级别的正职军官,且最低由统御百人的曲长,也就是曲侯起步。

  这还只是阵亡英烈的丧葬、身后之事;

  随后的一应抚恤,更是朝堂来一波,郡衙来一波,县衙再补一波。

  若是带着功勋战死,就更是会成为郡县地方选定的典型,被官方以各种方式传颂,乃至被列入县志、郡志。

  反观匈奴人呢?

  对于阵亡将士的抚恤,匈奴人唯一一句明文规定的条令,便是‘得其尸而得其财’。

  ——当一个匈奴人在战场上战死,那无论是谁能抢回这具尸体,就都能获得这具尸体生前所拥有的一切。

  包括但不限于牛羊牧畜、草场、财富、地位,乃至于妻妾、儿女。

  很显然,匈奴人在战场上的抢尸之俗,与秦虎狼之师的军功勋爵,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百十年前,无数秦民、秦奴,为了得到一个能提高自身地位,乃至改变家族命运的敌军首级,便总是悍不畏死的冲向敌阵,无所不用其极的对敌方造成杀伤;

  而如今的匈奴,也同样有无数地位低下的牧奴,会为了抢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