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 梁都睢阳,关乎宗庙 社稷!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梁都睢阳,关乎宗庙社稷!

  随着刘非这番专业角度的见解,纵是对这个时代,关东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不甚熟悉,刘胜也缓缓点下头。

  过去这十来年,作为皇子的刘胜,在宫中接受的,是仅次于储君标准的精英教育;

  不单是刘胜一人,每一个流淌着刘启血脉的皇子,也都接受了同样等级规格的教育。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

  ——不同于后世很多朝代,汉室的皇子长大后,都是要封王的。

  而且这里的封王,不是后世那种当猪养的藩王、亲王,而是有实权,乃至绝对自主权、自治权的诸侯王!

  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开国家,建社稷。

  毫不夸张的说,这种等级的教育,完全可以理解为:关东诸侯,人均准储君;

  万一将来的某一天,长安的天子有个三长两短,又恰好没儿子能继承江山,那关东诸侯基本有一个算一个,随便拎一个回来,就能顶上天子的位置。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为了保证:无论发生多么出人意料的状况,都能保证汉家社稷,始终握在刘氏手中。

  还真别说!

  二十几年前,这道保险锁,真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孝惠皇帝刘盈驾崩,而后‘绝嗣’,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第四子的代王刘恒,就成为了朝臣百官口中的‘忠厚长者’,得以入继大统。

  后来的事,大家伙就都很熟悉了;

  代王刘恒入继大统之后,毫不迟疑的开始‘过河拆桥’!

  顶着老实人的名头,将那些以为他好欺负、好拿捏的老臣治了个服服帖帖,短短几年就坐稳皇位不说,最后还捞到‘太宗’的庙号,以及‘文’的谥号。

  尤其是刘恒驾崩之后,天下百姓无不是伤心垂泪,比太祖刘邦驾崩时还要难过。

  就这质量,放在后世随便哪个朝代,你说他原本是储君太子,恐怕都没人信!

  但对宗亲诸侯,以及还没成为诸侯的皇子们,维持如此超高等级规格的培养标准,自然也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个负面影响,正是后世那些朝代,宁愿把宗亲、藩王当猪养,也不愿意好好培养的原因;

  同时,也正是眼下,长安朝堂出现《削藩策》的重要原因。

  ——宗亲‘质量’太高,对中央造成的威胁,实在是大的有些离谱······

  说回眼前这份地图;

  过往接受到的精英教育,足以支撑年仅十一岁的刘胜,看懂这样一份只有各诸侯国,以及各国首都标记的简略疆域图。

  但就像后世,只有国家标记,却没有地形、地貌的世界地图一样,寄希望于刘胜从这样一张疆域图,看出关东诸侯国‘反叛时可能遇到的阻碍’,显然还是有些困难。

  就比如刘非方才,说到的那句‘想出现在函谷关外,就必须先拿下睢阳’,刘胜就不是很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