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驿站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交通足够便利的话,是有机会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鱼的,不过赵国很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天下有这个条件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就人口稀少,造船业发达的越国了。

  在一段时间里,越国可是真正的靠着打渔养活了国内一半以上的人。即便是现在,越国都没有放弃打渔。

  马车行驶的并不快,一路上走走停停,离开邯郸之后,每到一个地方赵括都要停下来驻足一会儿。

  即便不进入村子里与人交谈,站在路边看看田里的庄稼也能看出一二。

  如果阡陌整齐,田里没有什么杂草,田边也被打理的很干净,不说大家日子过的好坏,至少是安稳的。

  反之,如果田里杂草横生,甚至荒废无人耕种,那就说明这里近期发生过动乱,或者苛政猛于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逃亡到外地了。

  田边是否有桑树则能看出了这里的人从不从事蚕桑。

  有没有人放牛,或者放牛数量的多少,能够大体看出来当地耕牛是否充裕。

  耕牛普及度高的地方,农业水平必然高。反正亦然。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看出当地官员的治理水平。

  ……

  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意外,也不可能发生意外。

  赵国每个乡县都有驿站,这条路又是赵国最重要的官道之一,随时可以停下来休息。

  “为什么我们住还要收钱?”离开驿站的时候,安凝好奇的问道。

  “每个人住都要收钱。”赵括说道。

  驿站除了邮驿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来往的官员提供休息的地方。

  不过赵国的驿站不仅官员可以住宿,商人、工人、平民在内,所有人都可以住宿。

  当然,肯定是要付钱的,不过并不贵,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般都能住满,特别是冬天,往往要几个人挤一间屋里,不过即便如此,也比待在外面吹寒风强。

  驿站的住宿费,加上信封上的广告费,支撑了邮驿站所需运转的大部分钱财。

  赵国每年只需要往里面填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维持住邮驿站的正常运转,而不是像历史上那些王朝一样,每年大把大把的钱财投进去,最后邮驿站还是支撑不下去。

  “那对出差公办的官员岂不是很不公平?”安凝说道,人家为国家做事,到头来还要自己花钱,哪有这样的道理。

  “他们可以等到回去之后,拿着凭证报销。”赵括晃了晃手里的凭证说道。

  这可不是他发明的,很早以前就有了,只不过是叫契券,类似于后世的发票,主要用于买卖,双方交易之后,要在契券上写下交易物品、价格,然后分成两半,买卖双方一人一半。

  后面要是出现扯皮的事情,则以契券为依据。

  赵括只不过推进了一下,用在了驿站上。

  除此之外,驿站的凭证上还要标明时间、人数、姓名。

  出差公办的官员拿着凭证回去,如果上面的时间正好符合公办的时间,则给予报销,反之,自掏腰包。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些官员利用职权,胡乱占用资源。

  虽然这样的人很少,但也不是没有。

  不能让遵守道德的人吃亏,不守道德的人占便宜,如果长久这样,所有人都会往不道德的方向发展。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