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四章 清君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十年后才现身。

  难怪赵奢杀了平原君九個管事,平原君都没有杀死他,甚至还向赵王举荐。

  难怪廉颇、乐乘都不愿救援阙与,赵奢却非要去救。哪有什么必胜的把握,不过是拼命罢了。

  难怪攻打燕国的时候,赵奢请战不去找赵王,反而去找平原君。

  难怪赵王宁愿从齐国借将,都不愿用父亲赵奢。

  难怪当时他去拜访平原君的时候,为人傲气的平原君会对他那么好。

  难怪赵王明知长平之战必输无疑,却坚持派他去长平。

  难怪母亲坚决不让自己前往长平,之后更是对赵王说“若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做乎?”

  自古以来,打仗打输的将军多的是,有几个全家连坐的?

  如果输了就全家遭受牵连甚至处死,谁敢带兵打仗?

  当初乐毅逃到赵国,燕王和他有仇都没杀他家人,甚至还将其封君。

  华阳之战、伊阙之战,三晋几乎全军覆没,骑劫更是将燕国大半个江山都丢了,全家也没有被连坐。

  历史上廉颇直接将接收兵权的乐乘赶跑,这可是相当于造反啊,家人没有连坐,甚至之后赵王还想着将廉颇喊回来。

  母亲为何会害怕连坐?因为她知道,一旦赵括战败,赵王必然会以此为借口将他们全家处死,就算平原君和平阳君也无法阻止。

  随着庞煖声音的消失,大营内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赵括,廉颇更是几乎屏住呼吸。

  “主君,为先主报仇。”刘平大声说道。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既然赵太后已亡,那就由赵王承担吧。”赵括缓缓说道。

  “大帅是打算?”廉颇沉声问道。

  “先解决秦军,然后回赵国清君。”赵括沉声说道。

  “清君侧?”廉颇松了一口气,如果只是清君侧那还好。

  将所有的罪责推到赵王身边的人身上,倒也是个好办法,至少还能为赵王留一丝颜面。

  “不是清君侧,是清君。”赵括充满寒意的话在大营中回响。

  “清君?那不就是造反吗?”廉颇惊叫道,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清君的说法。

  “造反?失败了才叫造反,成功了那叫靖难,你觉得我会失败?况且我王族内部的事情怎么能叫造反?同为王孙,这赵王之位,他赵丹坐的,我赵括就做不得?”赵括质问道。

  赵国就从来没有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甚至没有子继承制。

  从赵襄子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而要传位给大兄伯鲁的儿子代成君,结果代成君早亡,于是立代成君的儿子浣开始,就注定了赵氏人人都有继承权!

  廉颇沉默不语,这件事说大了是造反,说小了确实只是王族内部争夺王位。

  但问题是他是帮赵括还是帮赵王?

  帮赵括?他是赵王之臣,一生刚毅不屈,不愿违背本心。

  帮赵王?可是他实在看不到赢的希望。本来赵括就已经得到军心,只要再公开身份,三十万大军必然站在赵括这面。

  而且……

  廉颇看看田单、乐毅、庞煖的表情便知道,没有一个人选择帮助赵王。

  若是他选择帮助赵王,事后就算赵括宽宏大量不将他处死,他也一辈子别想在赵国出头。

  田单炯炯有神的看着赵括,面容有些激动:难怪赵国以后会越来越强,本来还有些奇怪,现在看来,问题应该就在马服子身上了。

  “我知道现在让廉颇将军做出选择有些困难,既然如此,廉颇将军就等事情结束之后再做决定吧!”赵括说道。

  “颇告退。”廉颇深深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高大的背影显得无比佝偻。

  ps:我也不知道这么写大家能不能接受,在这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造反没有一个身份肯定是不行的(至于赵括本身宗族身份,从他爹是田租吏就能看出来,这个身份可能真的只是个身份,别的啥都不是),而且赵奢死的早这个漏洞也要修补,所以只能这样了。为了让一切合理,作者已经尽力了,真的。

  另外,这些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