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44章 一半欢喜一半忧_首辅大人的锦鲤医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为此龙心大悦,称赞二皇子‘沉稳了’,“果然就得多历练,不论好事坏事,都得多经历见识,老话‘玉不琢不成器’诚不欺朕!”

  满朝文武也都交口称赞二皇子。

  虽嘴上不敢说,但心里却都有底,只怕二皇子正式册封太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皇上随后还亲自带着二皇子,去了凤仪殿安慰皇后。

  皇后的态度与二皇子差不多。

  也是不但没有半分怨言,还帮着五皇子和贤妃求情,“一码归一码,定北侯的事老五和杨婕妤应该是不知情的。他们又没有千里眼顺风耳,若定北侯再着意隐瞒,他们往哪儿知道去?”

  “老五到底是姓裴的,是皇上的骨肉,臣妾相信他也不可能真干那吃里扒外,大逆不道的事。至于旁的,老五年轻气盛,一时犯了糊涂也是有的,皇上就别跟他一般见识了吧,自家的孩子犯了错,除了慢慢儿教他,让他以后再不犯了,还能怎么着?”

  弄得皇上越发的嫌恶五皇子和杨婕妤。

  之前皇后母子禁足时,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还真是高下立现!

  二皇子府一时间又门庭若市起来。

  五皇子的党羽们则是噤若寒蝉,垂死挣扎,就盼着能有奇迹发生。

  可惜奇迹终究没能发生。

  七月上旬,锦衣卫押解了定北侯回京,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定北侯吃空饷、养匪自重等不法之事更确凿的证据。

  也就是定北侯的家眷都在京中,定北侯也的确犯了大错,师出无名,一旦起兵,便是真正的造反,不但下场只会更惨,还会遗臭万年。

  锦衣卫到了榆林后,定北侯才会束手就擒。

  若不然,就凭他那一万精兵,凭他戎马多年的战功经验,就得为当地总兵府,乃至整个朝廷都带来巨大的麻烦了。

  定北侯见到皇上后,当场就跪下认了罪,说自己罪有应得,“要杀要剐,罪臣都绝无半句怨言。只求皇上看在罪臣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儿上,放罪臣的家眷一条生路,不至让杨家断了香火,罪臣便感激不尽了。”

  皇上与定北侯既是君臣,也是郎舅,早年也是兄弟情深、君臣相得过的。

  如今走到这一步,虽然痛心疾首,恨不能将定北侯千刀万剐,到底还是心软了。

  毕竟处在了某些立场上,根本不是你想不争,就能不争的。

  皇上作为过来人,岂会不知道。

  遂最终下旨,定北侯本人及杨家十四岁以上男丁问斩,十四岁以下男丁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返京,女眷仆役则全部发卖。

  杨婕妤褫夺品秩,打入冷宫,五皇子废为庶人,圈禁至死。

  除此之外,五皇子的主要党羽们也是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弄得明明就是七月流火,一年里最热的时节,半个京城却反倒跟三九天似的,家家无事都是大门紧闭,就怕风霜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