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宴请先生,句容学院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真?”

  杨永安、堂旬等人惊呼起来。

  顾正臣微微点头:“这些符号,名为拼音。它不同于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是一种更完备、更清晰、覆盖更广的一门识字学问。”

  杨永安、丁理等人看向彼此,议论纷纷。

  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是古人读书识字的方法,虽说古人没有拼音,但不代表古人没给汉字标注过读音。

  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许慎便提出了读若法,可以说是给汉字标注读音的第一人。

  所谓读若法,就是读近似音,比如宋,读若送。

  这种方式在后世学生学习英语时曾大放异彩,比如“三克油”、“谁特”之类。用这方法虽然不需要给专利费,多少还是应该想想许慎老先生……

  只不过读若法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汉字找不到合适的字来标注,比如“给”字,你用哪个字来读若?

  还有反切法,这可以说是古代汉字注音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隋《切韵》、唐《唐韵》、宋《广韵》等等,都采取反切法来标注读音。

  举个例子:

  训,西云切。

  即采取西的声母“x”与云的韵母“un”组合成“xun”读音。

  虽然古代没有声母、韵母的说法,也没有拼音,但反切法的操作方式已经近似拼音标注了。但反切法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你需要先认识“西云”两个简单的字,才能反切出来复杂的字……

  丁理不安地问:“顾知县,我们这些人也可以学拼音?”

  顾正臣愣了下,看了看丁理,又看了看安静下来的众人,笑着说:“你们不学,又如何教给孩子们,总不能让我一个知县来教书吧?”

  杨永安、丁理等人兴奋不已,纷纷举杯。

  唐旬敬佩地端起一杯酒,走向顾正臣:“顾知县有大才,黑板与粉笔我等已见识过,是教学之利器,其出现让我们可以轻松教学,这杯酒,当敬知县。”

  “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

  顾正臣爽朗地接过,一饮而尽。

  让顾正臣奇怪的是,一群先生吃吃喝喝,问东问西,就没一个人问待遇的问题,便主动提了出来:“诸位,作句容学院先生,每个月给钱两贯……”

  杨永安白了一眼顾正臣,敲了敲桌子:“钱财乃是身外之物。”

  唐旬更是不满:“君子谈什么钱财。”

  丁理声讨:“得弟子而教之,人生之大幸,何必谈钱财而伤义理?”

  顾正臣敬佩不已,果然是一群道德高人,于是对刘桂说:“既是如此,刘教谕,每个月给先生一点口粮就好了,钱财之物就不需要支给,以免坏了先生高风亮节。”

  完了。

  被人吐口水了,算什么道德君子,一个个道貌岸然啊……

  县衙之外,主街四门,衙役张贴了告示。

  围聚过来的百姓纷纷找来测字先生宣读,先生看清内容之后,大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