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九章 被专家害的……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不可行。周老人可有法子?”

  周长想了想,点了点头:“法子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就说赵寡妇家,那以前也是穷困潦倒,可自从那两个女娃去了织造大院,现在日子也好过多了,不仅不用接济,都开始接济起其他人家了。”

  “就是织造大院太远了,许多百姓家妇人离不了那么远。若是县太爷能在这六里甸,不,就是在这附近五里以内,设个织造大院,让妇人去做工,到时候领了工钱,日子也能好过起来……”

  顾正臣皱了皱眉。

  句容织造、裁缝大院,这是棉纺织产业兴民之路,出于安全、流水线运作等考虑,只设置在了句容县城里面。

  可句容县域范围颇大,不是三里县城,这六里甸距离县城足足有四十里路,对于一些百姓家,想要去做工,就必须居留县城。可一旦居留县城,就无法兼顾家庭,这对于小农经济,对于妇人主内的大环境而言,不少人家依旧是难以接受的事。

  若不是顾正臣好名声加上待遇吸引,织造、裁缝大院未必能办起来。

  “在县城之外开设分厂,这件事还需要本官好好考虑考虑,毕竟县城之内本官能确保安全,确保所有人按规做事,可一旦在外,出了安全事故,可不是小事。”

  顾正臣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留有余地。

  安全问题并非托词,句容织造、裁缝、匠作、学院,包括县衙之内,顾正臣都不允许直接使用蜡烛,要求将蜡烛放在特定的容器之内,油灯也需要上罩子,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允许随意移动,为的是避免火灾。

  为了立下规矩并落到实处,顾正臣没少费心思,人的惯性是强大的,人的疏忽是不经意的,人的自以为不会出事的心思是存在的。

  若是这种集体式作坊出了火灾,一下子出现数十人的死伤,那整个句容的产业都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个风险,顾正臣不敢轻易冒。

  里长王志见顾正臣看了过来,连忙说:“垦荒吧,种的地多了,打的粮食多了,日子自然而然就好过了。”

  “今年六里甸新垦荒了多少亩地??”

  顾正臣询问。

  王志愣了下,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冯重接了过来:“今年垦荒田亩只有二百来亩,平均到每户人家,也就多了一亩地。”

  顾正臣将目光投向冯重:“垦荒不可行,对吧??”

  冯重微微点头。

  垦荒需要耗大气力,垦荒之后,地也不是一年就适应庄稼的,生地熬成熟地,也需要两三年,四五茬收成。

  再说了,六里甸百姓就这么多,垦荒出来也需要有人能种,能打理才行啊。

  这些田都要打理不过来,累死累活,你就是垦出来地,一户人家垦出五十亩来,一百亩来,别说一个丁口,就是三个丁口也拾掇不过来啊。

  没人收拾的地,就是荒地,荒地的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