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难酬蹈海亦英雄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臣收回思绪,定了定心神:“走吧,我们去府衙周围看看。顾诚、孙十八,不需要跟我们这么紧,随处看看吧。”

  “好的老爷。”

  顾诚、孙十八答应。

  问真源宅院门外。

  一个年约四十中年人盯着墙壁,此人面容方正,额头宽阔,目光深邃,开口道:“这诗作,不凡啊。没想到张兄问心多年,竟有如此雄心壮志,我当奏报朝廷,举荐张兄,施展抱负。”

  张和有些惊愕地看着墙壁上的字,瘦弱的脸颊微微抖动了下。

  “怎么,这不是张兄所书?”

  “任知府,你我并非第一日相识,应知我早无如此锐气。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诗句,有一种万死不悔的气势,端的是一篇好诗作!”

  张和看向淮安府知府任光祖,认真地说。

  任光祖有些惊叹,指了指墙上的字:“若不是张兄所写,那会是谁?”

  张和微微摇头,伸手倾道:“任知府,到宅中说话吧,我差人打探。”

  任光祖郑重地说:“此人一定要找出来,如此有才之士,当为朝廷所用。你是不知,朝廷今年为察举人才,已发了三次文书,皇帝求贤若渴,我等也是如坐针毡啊。”

  张和连连答应:“能留字迹,定有人看到,任知府,里面请。”

  任光祖点头,跟着张和进入宅院之中。

  品茶,谈书。

  任光祖有些心不在焉,张和知道他是爱才心切,差人询问,却没人见过留诗之人。

  后院。

  小姐张希婉嘱托着丫鬟小荷:“不可对外说起留字之人,父亲知晓定会责怪……对了,小荷,你去把那位公子所留文字抄录过来,匆匆离去未曾细看。”

  小荷答应。

  不久后,小荷看着愣愣出神的小姐,似沉浸在这首七言里不可自拔……

  顾正臣回到客栈,有些郁闷。

  不是说古代文人都喜欢乱写乱画,这是雅事,是文人风趣,李白、杜甫、陆游、苏轼,谁没干过这种事,怎么轮到自己,就落了个素质低下的感觉……

  因为“水土不服”耽误行程,此时已近八月。

  梁家俊提议:“既然你身体已是无碍,我们应趁早南下,赶在中秋之前抵达金陵,如何?”

  “甚好。”

  顾正臣笑着答应。

  “你去定下一艘船,明日一早我们离开山阳。”梁家俊安排梁五斤之后,对顾正臣说:“自淮安至扬州,巡检司较多,又有诸卫军士坐镇,想来不会有波折。不出五日,我们便能抵达金陵。”

  顾正臣感叹:“这一路走来不易,今日走路多了,有些困乏,我们早点休息如何?”

  梁家俊知顾正臣身体刚痊愈,起身道:“既如此,那顾兄好好休息着。”

  看着梁家俊离开,顾正臣看向顾诚,顾诚关上门,孙十八也走上前。

  “老爷,半个月前,淮安知府衙门抓了一个名为赵三秀的盐徒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