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一章 忠臣去国,不洁其名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臣如此一说,户部、宝钞提举司、大明钱庄话事人反而对顾正臣有了更多好感。

  朱元璋对顾正臣的表现很满意:“谁的功,谁的过,朕心里有本四脚账,清楚得很。既然大明宝钞通行顺利,你也可以准备回泉州府了。”

  顾正臣点了点头,道:“泉州府的大明钱庄,臣估算着,至少需要二十万贯银钱与五十万贯宝钞。”

  朱元璋指向费震:“这件事你来负责,户部协助。”

  费震连忙答应。

  泉州府作为航海特区,那里的钱庄确实需要多储备银钱与宝钞。

  银钱现在并不缺,半日便存入二十六万两,可以将这笔钱转移至泉州府大明钱庄。大明钱庄总部有户部、皇室支撑,那里储备有大量金银铜,即便明日所有人想要将宝钞再兑换成金银铜钱,总部这里也能从容应对。

  商人、百姓对朝廷还是有着相当强的信任,有户部、皇室的招牌在,加上朝廷不禁金银铜钱,允许自由兑换,这些都让大明宝钞成功流通。

  特别是大明宝钞在制作精良程度上远远超出了宋钞、元钞,色彩、防伪、局部细节、皇帝头像等,俨然让大明宝钞成为了一种良币。

  良币驱劣币,是一种本能。

  虽说这种趋势还不算明显,但大明宝钞真正开始在金陵被接受,特别是除小额交易外,不允许拒收大明宝钞的规定,为大明宝钞流通在交易环节保驾护航,一些掌柜、商家最初有些抵触,生怕折本,收下宝钞之后安排伙计去大明钱庄兑出银钱。

  一来二去,商户们也发现大明宝钞当真可以自由兑换出银钱,索性便将宝钞留在手中,不再频繁兑换,甚至还使用大明宝钞与人交易。

  这一日,阴雨缠绵。

  花竹木石间,弥漫着朦胧的凄苦。

  刘基坐在椅子里,椅子就摆在门口。

  看雨,一动不动。

  陡然间,一股钻心的疼痛从右肋间杀出,直让刘基忍不住呻吟了声,抬起老手抚摸,右腹里面似乎有个疙瘩。

  刘琏见父亲坐在门口,从外面匆匆跑了过来,埋怨道:“父亲,雨天难免湿冷,如何还能坐在此处?”

  刘基摆了摆手,拒绝离开:“听听这春雨也不错,明年的春雨,怕是听不到了。”

  刘琏面露悲伤之色:“父亲莫要如此说,太医说了,只要将养一阵子,总会好起来。”

  刘基呵呵摇头:“你怕不是忘了,为父曾进言,治天下者其犹医乎?医切脉以知证,审证以为方。若不懂一些医术,岂有这些言论。这身体如何,我比你们任何人都清楚得很。给陛下送去的折子,还没批吗?”

  刘琏低头。

  父亲已经病重如此,写了告老还乡的折子送上去,皇帝一连几日没任何表示。

  刘璟撑着油纸伞走了过来,行礼之后,道:“父亲,顾县男来访,就在门外。”

  刘基眉头微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