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五章 取消关津税,增商税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耕作,该除草的时候除草,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还应结合天时灌溉或排涝,朝廷施行三十税一的商税已九年,甚至更久,现如今关津税成了杂草,阻商无数。”

  “若推行新的商策,保留少数关津,取消其他不必要的关津,让商人可以畅通无阻地经商、买卖,以便货物流转,促使商业日益繁盛,朝廷商税自然水涨船高,到那时,以多出的商税补于新军,一旦这十万军士训练有成,便可推至剩余十万京军,甚至是其他地方卫所……”

  朱元璋听着顾正臣的长篇大论,问道:“泉州特区开海,远航贸易日益兴盛,可你是否知道,自开海至今一年,有多少人口南下?顾小子,你想过没有,若商人带走许多伙计,多少土地会因缺人耕作而荒芜?商人带那么多人手,会不会对朝廷治理地方带来麻烦?人口流动太频,未必是好事。”

  顾正臣心头一颤。

  在朱元璋的治国思想中,他主打的就是一个固态。

  固态的制度,固态的礼仪,固态的官府,固态的户籍,固态的百姓,所有人都划定在一个圈子里,固态发育、成长、死去。

  自己定的规矩,就应该万年不变。但世上不变的只有变化,万年成法只是个笑话。

  顾正臣连忙说:“陛下,自古以来,可没几个商人会造反,更不要说威胁朝廷,哪怕是元末天下大乱时,也是如此。”

  陈友谅是打鱼的,张士诚、方国珍都是干走私盐的小贩,你朱元璋是种田的,群雄并起时,你见一个商人当老大的吗?

  没有。

  最多一些土财主弄点人手护院子,没几个商人能成大事。

  “臣以为,天下大势、王朝国运是否长久主要取决于两点:其一,外敌,其二,农民。若陛下能让广大农民吃饱饭,穿暖衣,没人敢以下犯上,商人分散,且多时自私自利之辈,形不成气候,更不可能威胁朝廷……”

  顾正臣费了好大的口舌,从商业、商人、税收、再分配的角度一点点地讲述,终于打消了朱元璋的顾虑。

  朱元璋沉思一番,松了口:“朕会安排一些人去询问商人,若他们认为乐见关津税、增加商税,朕便答应。”

  顾正臣行礼告退。

  没过三日,朱元璋便批准了顾正臣的文书,并命户部执行。至此,大明的关津税大部分被取消,商税上浮。值得一提的是,关津税取消之后,一些非必要的关津也被撤去,部分巡检司被撤销。

  商人看到了行远的便利,许多商人的足迹不再只局限于行省之内,而是开始跨行省做买卖。没有了关津折腾人,货物运输的成本骤降,相应地可以降一些价格,扩大下销量,而这又带动了商税的增长,商税补贴给军士,军士拿去购买货物……

  世界像是一个封闭的环,从这一头出发,兜兜转转再次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