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我身后站着两条真龙_大明:寒门辅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件事是朝廷摊派下来的俘虏安置问题,光明正大征用民力,时间紧,你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不是飞蛾扑火,找死都不会吱一声!

  “若是他办不成这件事,吏部在考评时必会给他记一笔办事不力,到时候……”

  刘伯钦眼眸一寒。

  李鹤有些紧张:“刘县丞,此事牵涉太多,若出了差池,咱们也难自保。”

  刘伯钦踱步沉思,握了握拳,冷厉地说:“他是知县,按他说的办,若出了问题,我们就全推他身上!这样一来,他的官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李鹤深深看了看刘伯钦,没有再说什么。

  这些官老爷就是喜欢明争暗斗,自己一个小小吏员,只能听话办事。

  二堂。

  顾正臣喝着茶,在桌案上铺开一份空白奏章。

  赴任句容之前,朱大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给他写文书,奏知句容事。

  总晾着大郎也不是个办法,万一这个家伙经过仰卧起坐,身体素质好了点,没被风寒夺走小命,他可就是未来的大明皇帝,朱老四只能给他当守门人了。

  得搞好关系啊。

  老朱打算在句容安置俘虏,正好,这件事可以找朱大郎帮帮忙,看看老朱能不能答应。

  鞑靼俘虏,一千二百三十六人。

  这个数量在顾正臣看来,还是少了点。抛开鞑靼这个标签外,这就是人口红利啊。

  地方治理,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口!

  人口多,垦荒多,税收多,自然而然,政绩也就好看一些。

  对于句容而言,没有足够的人口,谈什么发展?

  要不,多要点俘虏?

  只是这些俘虏会不会生出是非,出现民族矛盾……

  不过老朱都不怕,身边还任用了不少元廷官员、侍卫,自己一个小小的知县,怕这怕那不太合适。

  再说了,这一批俘虏在金陵军营里可是住了一段时间了吧,有没有被沐英等人拉去开展一场“战俘营运动会”不好说,但肯定是特别关照过的。

  还有徭役问题。

  大明初期的徭役体制,实行“配户当差”制,官府的一切差役,基本靠佥派民户承担。

  此时是洪武六年,徭役主要就两类:

  里甲正役,杂泛差役。

  均徭役是明正统时期的事,此时还没出来。

  里甲,按户数组成。

  一百一十户为一里。

  一里之中,推纳粮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他百户为十甲,每甲十户,甲设甲首。

  里甲正役,主要承担的任务有三:

  征收税粮:两税里甲负责催收,不够里甲赔纳。

  办理上贡物料:比如需要上贡好茶叶,你这里又没有,没关系,可以出钱,去其他地方买来上贡。

  支应朝廷公用:官员年例礼物,馈送过路的官员,造个贞洁牌坊,这些需要里甲来出钱办……

  杂泛差役这个就有点全能了:

  砍木头捡柴火,

  修河修路修仓库,

  站岗送快递当马夫,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