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双季稻_我在元末种粮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码头由总管府亲自负责,检查极严,他也没那个胆子,就剩下南门和西门!”

  “南门军正在帮忙搜捕他,也不可能,只能是西门!”秦苓思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张阳泉一字字道:“他一定是通过郑永恩,让他找张明鉴说话,放他从西门离去。”

  秦苓思急道:“军师,让我带人去追吧,保证把他抓回来!”

  “好,二寨主一路小心!”

  秦苓思当即带了几个人,从北门出城,绕到西面官道,趁夜追赶。

  张阳泉和秦苓君让士兵整装待发,在大堂内等候,又派出哨马盯着西门,以防张明鉴插手此事。

  三更左右,秦苓思终于回来了,脸上沾了些血迹,满脸怒色,身边拖着一人,五花大绑,正是许一毛。

  “阿姐,军师,我回来了!”秦苓思把许一毛掷在地上,走到桌边咕噜咕噜灌了一口茶,道:“真是气死我了!”

  张阳泉走到许一毛身边,见他昏迷不醒,疑惑道:“他怎么了?”

  秦苓思撇嘴道:“这个傻蛋,投了一家黑店,差点让人做成了肉馒头,幸亏我及时赶到,救了他一条狗命!”

  秦苓君检查了一下许一毛状况,点头道:“嗯,中了蒙汗药。”

  张阳泉笑道:“人抓回来就好,把他送去蔡家吧。”

  秦苓思走到许一毛身边,踢了他一脚,哼道:“这家伙身上的钱都被那些蟊贼偷走了,我追了一阵,被他们逃了。这家伙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

  张阳泉淡淡道:“他在杭州一定还有产业,这些咱们不必再管,让蔡家自己想法子把骗去的钱捞回来!山猪,派人把他送去蔡家!”

  次日中午,三人回到山寨,与郭念生商议一番后,决定让一千三百名寨民去西面的村庄落户,七百多寨民去东面村庄落户。

  这次迁徙的寨民中,杨姓人最多,故而两个村落分别起名为西杨庄和东杨庄,各留一个百人队驻守。

  眼下已是一月,三月便可种植早稻。

  自宋朝引来占城稻后,早稻品种越来越多,江浙一带开始实行双季稻栽种制度,扬州一带的百姓也都是种植双季稻。

  其实宋朝之前,也有早稻品种,只是种植面积不大,没有在全国推广。

  宋朝时期也是因为江南大面积春旱,原有稻种无法种植,这才种下了耐旱的占城稻。

  从这之后,占城稻在江南大量普及,形成两季稻制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张阳泉手中有十几种早稻,其中大部分是杂交稻,因为杂交早稻产量高,卖得贵,利润比较大。

  然而,杂交品种后代会不断降低产能,不值得大量繁殖,他手中又没有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无法大量培植新的杂交稻。

  于是,他选择了一种产量较高的常规早稻——科籼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