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八章 入主真州_我在元末种粮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儿个就全送回寨子里去!”

  这时,众人已经都上了城楼,两人也来到城楼门口。

  郭念生脱下兜帽,急急忙忙便道:“我让你们留下的文吏,都还在吧?”

  王大哈哈一笑,道:“都留着呢,一共三十多文吏,全关在县衙里,真不知您要这些人做什么?”

  郭念生摸了摸短须,笑道:“这些人可都是宝贝,最近寨子里人越来越多,吃喝拉撒,管理不知有多难。有这些精通内务的人帮忙,我才能喘口气。”

  李二道:“三寨主,我命人把真州的户籍账册都装起来了,您要不要查看一下?”

  郭念生搓着手,喜道:“李千户不愧是管理过徐州的大元帅,不过我过来时军师说了,真州由你管,我和二寨主只是过来瞧瞧,顺便拉些人才回寨子。”

  赵德胜奇道:“除了那些文吏,还要什么人才?”

  郭念生道:“军师说了,各方面的匠人都要,尤其是铁匠和泥瓦匠!”

  李二点头道:“这事我明天就安排。”顿了一下,问道:“不知军师和大寨主是否让我在真州招募士卒?”

  秦苓思道:“真州只有这么点粮,养得起更多兵吗?”

  李二朗声一笑,道:“这其实很好解决,只需把那些富户请到酒楼喝杯茶,他们就会自觉捐钱捐粮。”

  王大大笑道:“干脆把这些富户都抢了,这些有钱人都不是好东西!”

  秦苓思笑眯眯道:“你若是不怕被军规处置,我第一个支持你这么做!”

  王大摸了摸头,讪笑道:“我也就那么一说。”

  秦苓思道:“就用李二的法子,明天就把城中富户都请过来。不过这只是一时之计,以后该怎么办?”

  李二道:“二寨主不必忧虑,等到了秋冬,咱们就可以收百姓赋税。我瞧过了,真州颇为富裕,有四万多户,官府以往收赋极重,名目繁多,咱们可以减轻赋税,只收税粮,至少也可以养两万士卒。”

  元朝税收主要有税粮和科差两种。

  税粮分南北,北方按丁,南方按地。

  科差则名目繁多,一开始只有丝料和包银,后来随着元朝腐败,科差名目不断增加,目下已有六种名目税收,百姓负担极重。

  红巾军起义后,先把官田和富人的田还给百姓,而且只收税粮,不收科差,所以大受百姓欢迎。

  这也是各地红巾军迅速壮大的原因之一。

  秦苓思当即虚心求教,找李二详细讨教治理城市的经验,郭念生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插上一句自家见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众人商议了一晚,第二天由李二和猴子把真州最有名的富户请到了城中最大茶楼。

  这些富户都清楚红巾军规矩,知道不配合的下场,不等李二多暗示,便纷纷捐钱捐粮,还主动把田产也捐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