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你是好人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恭毕敬道。

  此刻坐在马车里的人,是从京城一路赶来的王月悯。

  “我就在这里下车,你也自己忙去吧,谢谢你了。”

  一个丫鬟掀开帘子,王月悯从车上走了下来,看着刘坤开口笑道。

  两个丫鬟紧随其后,手上还拿着一大堆的甜食。

  王月悯她们要去的地方是,这些灾民工人的家属区,给那些小孩送点心甜食。

  赈灾期间,王月悯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

  每一次都是刘坤主动帮忙驾车,带路。

  “那边有些乱,月悯姐,我送你过去吧。”刘坤站在原地,鼓了鼓勇气,忽然大声道。

  “不用了,家属区就靠近城门,四处都是巡逻的官差,不会有事的。倒是你,如今大小也是一个监工了,工地离不了你,快忙去吧。”王月悯挥了挥手,转身头也不回往前头走去,很快便是消失在刘坤视线内。

  虽然赈灾期间,杨宪已经加大了治安管理力度。

  可王月悯每次来扬州,他都有暗中派人保护,即便去的是离城门口最近的家属区。

  刘坤愣愣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回过神来。

  随着这四五十万逃荒的灾民们从三晋之地离开,三晋之地自身也开始慢慢变得稳定下来。

  一些粮商看着有利可图,纷纷将手伸向三晋之地,开始贩卖粮食。

  没了这些逃荒的流民,他们运粮便不再需要冒风险,而如今三晋之地粮食同样还是空缺,因此他们依然能够赚取大把的利益。

  如果是换做以往,历朝历代,面对这种情况。

  朝廷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些商人将手伸到灾区,固然会获取暴利,可同样也送进去了大量粮食,从而影响当地的供需平衡。

  长久来看,甚至还会使灾区粮价下降,对灾区恢复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朝廷就算要算账,一般也都是等灾情彻底过去,才会秋后算账,抓几个做的过分的典型砍头,这又是一大笔款项入账。

  至于在这期间,百姓的感受。

  无人在乎。

  一切为了稳定,苦一苦百姓,又有什么。

  只是现在不同了,解决完这一批灾民后,朱标带着大量的土豆,开始运往三晋之地。

  无论是当地囤米的奸商,还是那些外地想要趁火打劫的无良商人,在土豆大军面前,全都没有好果子吃。

  扬州城。

  杨宪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各个工地上忙碌劳作的工人们,按照他和朱标二人的推算,大概明年开春,三晋之地,就将彻底恢复平稳。

  到时候聚集在扬州城,以及整个生命缓冲地区的大量灾民,将会陆续返乡。

  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家。

  很多人回去之后,还是有田地可以种的。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之前在三晋之地为了活下去已经变卖了房屋地契,还有在逃荒中又死了家人的,这些灾民大概率会留在南方。

  因为原本的家乡,已经没有任何值得他们留恋的地方。

  他们此刻所处的地方,就是新的家。

  这里有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吃不完的土豆。

  等明年开春后,还选择继续留在扬州城的,杨宪会像对待其他雇工一样,向他们也发放工钱。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