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能选出“水太凉”的这种官员,非得气死不可。

  这个没有骨头的家伙,正是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三。

  所谓人心善变。

  八股取士虽然将考试内容规定在四书五经,将文人的思想禁锢。可这些读书人,哪怕是读再多的四书五经,难道他们就真的能如儒家推崇的圣人一样了吗?

  在他们入朝为官后,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权力后,由于之前压抑的太过,有时候,反而会变得更加扭曲。

  后世,在一些人看来,大明就是亡于那群读书人手中的。

  八股取士,选取的官员,按杨宪的话,说一句难听的,除了会四书五经外,根本就是废物。

  不过朱标心中清楚的知道,自己此时是无法从这个方面说服他的父亲的,想起离开前杨宪和他说的一番话。

  朱标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口说道:“父皇,你讲的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没有外敌。”

  “你试想一下,如果面对外敌入侵,满朝文武皆是庸碌之辈,到时候这一行为就不是什么江山永固了,而是灭种亡国!”

  朱标的话,对于朱元璋来说如同一道晴天霹雳。

  外敌入侵?

  不过他又想了想,大明如今最大的外敌,不就是草原上的鞑子吗。

  先前他们制定的购买羊毛,让对方产生经济依赖,从而削弱对方军事实力的政策,已经消除了这个最大隐患了。

  还有什么外敌?

  朱元璋开口问道。

  “父皇,莫不要忘记杨卿的仙稻稻种,以及土豆这些都来自哪里?”

  “海外!”

  朱标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按杨卿的讲法,这世界很大,无论是海外,还有草原以北,西域以西,都是大大小小国家林立。因此如果我们固步自封的话,其他国家都在进步,便等于我们在退步。”

  “落后,就会挨打!”

  “父皇!”

  落后就会挨打!!!

  这一次朱元璋神色,终于彻底动容了。

  诚如朱标所讲,他所设想的一个大前提便是没有外敌侵扰。

  在朱元璋看来,既然海外有国家能够拥有仙稻与土豆此等神物,那么其国力自然不会弱。

  如今是有大海相隔。

  可万一以后,别人彻底解决了这个阻碍呢。

  想到这,朱元璋便是暂时打消了用四书五经作为科举选题的心思了。

  科举没有错,错的是僵化的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八股取士。

  事实上,杨宪认为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后世有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单纯的将八股取士等同于科举,还认为科举制度是最恶毒的发明,在他看来这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阶层上升,打破门阀。

  这些都是科举制度带来的。

  科举是一种选拔方法,本质上是通过考试的方法促进阶级流动。

  现代社会不讲阶级,换一个现代些的词,那就是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实现阶层跃升。

  在他穿越前,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网络上的广大网民的讨论。

  那就是“小镇做题家”。

  这些古代这些学子们何尝不也是“小镇做题家”,一个时代只有给这些“小镇做题家”留在一个空间,留下一个上升的渠道。

  说实话,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才能稳定,才有活力。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