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被算计的李善长(第三更)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被算计的李善长(第三更)

  要知道去年灾情来临,不仅是三晋之地的官员不知道如何做。

  不然也不会出现数十万的流离失所的灾民了。

  如何救灾更是难倒了百官。

  最后要不是太子朱标和神侯杨宪站出来,怕是最后都有可能动摇国本了。

  蒋勇面色显得有些难看,如今灾情已经过去,身为京官,他知道更多救灾的内幕,深刻知道这道题目有多难。他将自己代入那些考生视角,可以想象此刻他们内心有多绝望。

  蒋勇做了一个深呼吸,毕竟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次恩科考试,第一题难一些也正常。

  做好调整和心理建设的蒋勇将视线下移,然后看到了第二题。

  如何快速实现国库充盈?

  蒋勇眉头忍不住跳了跳。

  如今大明国库困难是所有官员都知道的一件事情,要不然不会之前明明已经制定好的新的吏治考核办法,却迟迟无法落实,说好要给他们官员提的薪俸也是微乎其微。

  如今朱元璋发话,让宝钞提举司加印大明宝钞,这才总算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在一些明眼人眼中,都知道这个做法治标不治本。

  如果他能够想出快速实现国库充盈的办法,怕是都能依此直接进入中书省了。

  看到这,蒋勇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在场这么多考生,为什么都迟迟无法下笔的原因了。

  一般人能答得出这两题才有鬼了。

  他视线平移,看向另一份考卷上的题目。

  然后整个人彻底呆住了。

  五谷、律法、水利、修桥???

  这,这些都是什么题目?

  蒋勇下意识看了一眼四周,他在确认自己是否真的身处在大明首次恩科考试院的现场。

  我是谁,我在哪?

  别说是他一个小小的蒋勇了,就连身为大明文官之首的李善长在看到这些考题整个人也是懵的。

  要知道李善长是经历过前朝科举的,而且不止一次。

  他就没有见过这么新颖别致的考题。

  要知道元朝科举选题也是在儒家典籍里选的。

  而李善长眼前的这些考题内容,与儒家经典典籍,什么四书五经,没有丝毫关联。

  完完全全超脱了之前历朝历代既定的科举框架。

  从这些考题,李善长可以从中看出,出题人压根不在意圣人们说了什么,他更在乎的是考生们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不是泛泛空谈,出题者要的是具体解决民生问题、发展国力的方法。

  李善长这个时候才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任命他为这次恩科科举的主考官了。

  在李善长看来,这次恩科是对旧有科举制度的变革!

  而他身为前元,科举制度的落榜者,做着这个主考官再合适不过。

  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就意味着革新!

  只是这个变革,变革的不仅仅只是科举,更是直接对儒学地位发起了挑战。

  让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