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章 现代科学实验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铁的工作,然后投入玻璃烧制,并做好记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哪个地方产出的石英砂,最适合做透明玻璃。”杨宪开口道。

  需要实验的不仅仅只是这七袋沙子。

  接下来,还会有源源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沙子送往扬州。

  杨宪要做的就是以目前的条件,找出最优解。

  扬州,这边所有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而这一天,杨宪收到了一份来自李进的信。

  信里内容,除了向杨宪问安之外,着重提到了定远县那个胡氏父女的现状,讲了胡叶儿对杨宪的崇拜,讲了他们取水的苦难。李进在信中求问杨宪,是否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到这对父女。

  “在这件事上,这世上如果真的还有谁能够帮到他们的话,我能够想到的,就只有杨大人。”

  “学生李进,敬扣金安。”

  杨宪放下手中的信。

  认真思考了起来,取水困难,那么用水车就行了。

  水车最早出现是在我国三国时期,由魏人发明制造。

  后来到了唐宋时代,水车已经发展到,能够利用水力为动力,做出筒车,配合水池和连筒可以使低水高送。

  而到了现如今明代,水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只是如今最大的困难是,按照李进信里所描述,取水的地方是在山脚,而耕种的田地却是在山上。

  如此高的距离,即便造了水车,取水也很费力。

  杨宪心里已经有了想法,不过还是得到实地考察过才行。

  不过在此之前,起码先得把轨道列车修道凤阳府的定远县。

  虽然随着功绩点不断滋养改造杨宪的身子,杨宪发现自己无论视力、听力、记忆力,还是各种反应力,都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程度。

  不谈各种击技技巧的话,如果只是单纯肉搏的话,他认为如今没人会是他的对手。

  前年刚得到改造时,他还认为自己只能一个打五个王月悯,如今他认为自己一个打五个蓝玉完全不是问题。而且还是那种并不会太费力的那种。

  当然这是不谈各种击技技巧,还有不用兵器的前提。在这一点上,久经战阵的蓝玉自然不是杨宪可以比拟的。

  可再能打,也终究还是人。

  因此杨宪认为自己如今出门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京城。

  皇宫,太和殿。

  “彻底废除徭役?”朱元璋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要知道徭役,从古至今已经存在数千年,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如今朱标竟然突然说要彻底废除徭役,这又如何不让朱元璋感到震惊。

  “是的,父皇,伱没有听错,就是彻底废除徭役。”朱标坚定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讲杨宪和他讲的有关徭役的危害,以及废除徭役后,朝廷需要雇佣工人的解决方法,摊役入亩。

  朱元璋是越听越心惊,越听越兴奋。

  因为杨宪讲各朝各代寿命不长的原因,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来自于徭役。

  而现在他们大明如果彻底废除徭役的话,是不是就代表着大明可以千秋万代了?

  你可以细数很多洪武大帝的缺点。

  可有一点,他是最不缺的。

  那就是魄力!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