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我一生别无所好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经典小说《金瓶梅》中凡是宴请重要人物,餐桌上必须要有鹅,王婆请客的时候有鹅,西门庆请客更要有鹅。甚至韩道国答谢西门庆的礼物,也是“一坛金华酒,一只水晶鹅,一副蹄子”。

  明朝皇帝的餐桌上每日必须有鹅。

  明宪宗朱见深非常的节俭,但是他每天要吃8只鹅,怎么吃的,谁也不知道,可这就是正史记载。

  他的儿子孝宗朱佑认为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吃得下这么多,而且这太奢侈了,于是专门下令减少鹅的供应,改为每日3只。

  即便到了崇祯时期,宫中也在大量采购烧鹅。

  由此也可以理解一点,徐达为什么会这么喜欢烧鹅。

  “我这病与烧鹅没有关系?!”听了杨宪的话,趴在床榻上的徐达,两眼瞪着溜圆,不可置信地看着杨宪,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道。

  “杨老弟,你说我这病不是吃烧鹅吃的?!”

  给徐达激动地连称呼都变了。

  要知道他这一辈就这一点爱好了。

  老朱就曾经评价徐达:“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不爱财,不爱女人,不贪恋权势。

  徐达唯一的爱好,就是吃烧鹅,可却因为太医们的一句话,烧鹅是发物,不能多吃。

  然后整个魏国公府,就再也没有见过鹅这种生物了。

  每次他好不容易,让人从外面偷偷带烧鹅进来,都会被徐妙云的鼻子准确嗅出味,然后将烧鹅给倒掉。

  可以想象徐达此时的崩溃,这些年我忍得这么辛苦,竟然告诉我一切都是假的。

  就好像戒色吧的老哥们,有一天忽然得知手艺活非但无害,反而有益身心健康时一样。

  杨宪是经过现代医学常识教育的人,自然知道烧鹅与背疽没有半毛钱关系。

  鹅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与脂肪,没有任何能够导致背疽恶化的毒素。即使是在背疽发作期间,吃了烧鹅的肉,也不可能诱发其毒性扩散,相反,鹅中大量的营养还会增强患者体质,对患者有着很积极的康复作用。

  因此那些说徐达是被朱元璋用烧鹅赐死的说法,更加是无稽之谈。

  烧鹅不可能吃得死徐达。

  而且徐达不像李善长胡惟庸那般结党营私,也不像蓝玉那样嚣张跋扈,对朱元璋也是恭恭敬敬,谨守君臣之道。像汤和、耿炳文、郭英等都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不但威胁不到老朱,老朱反而倚之为“万里长城”。而且原时空当时北元的威胁尚在,徐达也是在出镇北平防御北元的过程中得的病,朱元璋不可能自毁长城。

  况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徐达死的时候,太子朱标都还健在。

  朱标还在,徐达就不可能死。

  你说如果朱标走了,老朱为了朱允炆,为了皇权稳固,一时脑子抽抽了,发疯还情有可原。

  可无论如何,徐达都不像是活不过朱标的样子。

  因此朱元璋用烧鹅这个说法,本身就漏洞百出。

  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朱元璋都不可能,也没必要,冒着背负千古骂名的风险,去用几只烧鹅赐死自己的老兄弟。

  后世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无非是用来摸黑老朱的手段罢了。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