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 耀眼的太阳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羊毛加工坊一样,将棉布纺织的新技术也无条件交给朝廷,可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微臣提议,内官监的织造府每建造一台明记新式的纺织机,就必须给明记商行缴纳百五的专利费。”

  一台新式的纺织机成本大约在八十两银子,主要的成本在钢铁的成本和齿轮的打磨,杨宪开口要百分之五的专利费,等于一台新式纺织机只收四两银子。这点银子无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明记商行都可有可无,但是这个制度,杨宪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它给建立起来。

  “杨卿,何为专利费?”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这个问题,反而是开口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太子殿下,我华夏上下数千年历史,为何除了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各种新的发明,此后一千多年,却每况愈下,这一千多年,我们对工具的利用,为何进步的如此缓慢,甚至还有倒退?要知道我主持修建的轨道列车,可是在秦皇时期就有的产物。”

  穿越前,学生时代的杨宪曾读过《中国三十大发明》,这本书详细记载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三十大重大发明创造。

  其中秦汉是一个分水岭,秦汉往前是发明创造的黄金期,大量重要的发明创造,比如冶炼、稻作、桑蚕丝织、造纸术、瓷器等等都是这个时间段出现。

  朱标陷入了沉思,显然在认真思索着杨宪这一番话。

  刨除杨宪这个国士外,明朝这些年确实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重大发明,只是杨宪如同一轮耀眼的太阳,恰好遮盖住了这些缺陷罢了。

  朱标是越想越是后怕,尤其是在知道这世界上,大洋彼岸还有那么多国家的情况下。

  杨宪看了朱标一眼,接着开口道:“难道是后人反而越来越不如古人了吗?”

  又不是金庸武侠小说,朝代越近,武功层次就越弱。

  那个还可以用什么空气中灵气越来越稀薄之类的来解释。

  难道发明创造少了,还能是因为人越来越笨不成。

  杨宪摇了摇头,自问自答道:“不,我从来都不会这么认为,在我看来,每一个后来的人,都相当于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成就只会比前人更加辉煌才是,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如今这种情形呢?”

  一旁的朱标眉头皱得越来越紧了,很显然他在思考杨宪这个问题,可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

  是啊,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然后朱标想到了杨宪先前提到的“专利费”。

  “杨卿口中提到的专利能够改变这种现状?”朱标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开口问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所谓专利,顾名思义,就是专有的权利和利益。”

  终于是把话题给绕回来了。

  想要改造世界,需要的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而专利法,能够最大的调动这个天下所有人的积极性。

  “我们大明除了要要保护大明子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外,同样还要保护他们的专利权,一个人的知识技术以及发明,同样是财产。”杨宪开口道。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