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1章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上露出莞尔的笑容,当时本来就想让人把刘勇找出来,只是后来因为其他事情太忙,一时间给忘记了。

  师生分别。

  显然会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谈。

  刘勇有这个自知之明,主动告退。

  杨宪和身边的管家低声吩咐了几句后,便是让他送刘勇出府。

  会客厅上。

  经过一番闲聊后。

  杨宪这才得知刘伯温是辞官归乡,特意来扬州告别。

  杨宪沉默了片刻,开口道:“老师此番突然请辞,是因为学生与宋学士之间的事情吗?”

  因为杨宪与宋濂,甚至整个儒家交恶的关系,刘伯温如今的处境确实很尴尬。

  身为浙东意见领袖的他,一边是他的弟子,一边是他的下属。

  也难怪,杨宪会有此一问。

  刘伯温抬了抬手,开口道:“希武不要误会了,我辞官与旁人无关,早在几年前我就已经向陛下提过此事了,只不过当时被陛下拒绝了。”

  刘伯温顿了顿,接着开口道:“不过你与景濂兄之间的这些事情,我也听说了。”

  “为师知道此事你才是对的,可你处理方式其实可以更加委婉、柔和一点。”

  “景濂兄毕竟是当世大儒,门生故吏遍布,你直接这样得罪他,日后会惹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话语间,尽是师长对于学生的关心。

  事实上,刘伯温从来就不承认朝堂上有什么浙东党,也不承认自己是什么浙东党的意见领袖。

  一开始,只不过是刘伯温提出的各种政见恰好与他们一致罢了,是那些浙东一派的文官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刘伯温给推出来而已。

  是他们需要刘伯温这么一个意见领袖。

  可之后,刘伯温这些年所做的事情,已经和他们渐行渐远。

  对于所谓的麻烦,杨宪不以为意,开口道:“若宋学士日后安心做学问就罢了,我和他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可要是他找上门来,那我也从来不是一个怕麻烦的人。”

  因为怕麻烦的结果,往往是更麻烦。

  刘伯温认真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学生,方才杨宪这一番话的重量,一旁的刘链、六子他们或许听不出来,刘伯温却明白这其中代表的含义。

  杨宪要表达的是,即便是整个儒家都站在他的对面,他也不会退让。

  这也是刘伯温最担心的事情。

  可只要学生没有错,那么面对的困难无论是大还是小,身为老师的他都没有劝人妥协的道理。

  如果原则问题,可以因为困难大小而随意发生改变的话,那么这也就不叫原则了。

  “如果真有困难,可以让人来青田找我,你老师如今虽然已经一把老骨头了,可这么些年,多少还是积攒了一些声望的,有时候说的话还是管用的。”刘伯温开口道。

  杨宪看着刘伯温,笑着点了点头,道:“老师过谦了.真到了那天,我会的。”

  师徒两人又聊了一阵。

  然后杨宪开口问道:“不知老师这次回青田老乡后,有何打算。”

  要知道辞官归乡后,就没有俸禄了。

  而且根据杨宪对刘伯温的了解,虽然他不仅是二品官员,而且还有伯爵在身,可这些年来,刘伯温并未存下太多的钱。

  那些钱,用来养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