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余他们,被抄得倾家荡产不说。全家男女老少,如今都下了诏狱,如今生死不知,我们都很是关心。”

  现在刚刚年过五十的朱元璋,则完全不同。

  要知道很多儒生,将他们今时今日的境地,怪在了方孝孺身上,顺带着,自然也会牵扯他这个老师。

  要知道明朝之前考了那么多次科举,虽然每一届,南北都有不小的差距,可也不至于北方一个都没有。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发生的那起震惊大明的南北榜事件,其实就是江南士绅们对老朱发起的第一次挑战。

  之所以北方的学生比南方的学生少,并不仅仅因为教育水平的问题,而是因为学生的数量和南方相差很大,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要知道,自从刘伯温走后,他就是浙东集团名义上的首脑。

  更气这些人在做这种事前,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知会他。

  因为那时候江南士绅集团的力量,连皇帝都不能忽视。

  朱标心中一凛,对于自己这个父亲,他再了解不过。

  建国后,因为杨宪的缘故,老朱一直修身养性。

  可北方的教育水平,虽然比不上南方,但也不至于被考死。而且,在历届的科考中,北方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洪武四年,明代举行了一次科举,共有120人参加,其中31人来自北方。

  他们带着审问得来的签字画押的确凿证据,一连抄了七八个江南财阀。

  “你去湖广两地灾区,捐出半数家产,起码还能够落下一个好名声。可你要是被锦衣卫直接抄家了,可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你们只要这样做了,而且在之前这起事件中又没有落下直接证据,一般来说,就不会有事。”

  “如今湖广两地正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急需要大量的物资,你们回去之后,拿出半数的家产捐给朝廷吧。”

  宋府,会客厅。

  有些家伙就以为他提不动刀了。

  对于自己的这位上位是什么样的人,他再清楚不过。

  这时,年老的老朱给了他们一次机会,成立了调查组,甚至让原榜三甲也都进了调查小组。

  而且“南北榜案”是在洪武三十年,距洪武四年科举考试结束后的二十九年,其间又举行了六次科举。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南北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按理说不会有这样夸张到零封的差距。

  宋濂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那人,自己这些年一直和这种家伙做队友,难怪如今会落得如此下场。

  “言尽于此,你们做或不做,都与我无关。”

  这是打算在抛弃宋濂前,榨干他最后的一丝利用价值。

  “还有那些个读书人,既然诚心找死的话,那就成全他们。”

  由于钱赚的太多,早在前元时。

  老朱要的是一个态度,经历过明初四大案后,他已经杀了太多人。

  他已经可以看到,接下来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