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

  可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

  李善长坐在位置上,神情幽暗,晦涩难明。

  准许天下各郡县生员入吏籍。

  如今浙东党,刘伯温隐退回青田老乡养猪,宋濂则是重病在家。

  问朱元璋,是否忘记了前元的教训。

  朱元璋一连看了十几本奏折了,眉头越发紧皱。

  但是在杨宪的梳理下,竟然逐渐闭合,甚至有了一丝两难自解的意思。

  朝廷百官反对又如何?

  朕是皇帝,朕说了算!

  老朱后世子孙中,嘉靖虽然权谋天赋点满,可少了绝对力量的支撑,有时候权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老朱不是那种犹豫的人,而是执行力超强的那种。

  则是将最后一层遮羞布都给挑没了。

  毕竟事关大明基业,可马虎不得。

  酒过三巡,彻底打开了话匣子。

  杨宪接着开口说道:“以后这政务员,可不再是胥吏那样的贱籍,而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因此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我们可以和如今的科举一般,在各地设置政务员考试。由各省份各自招录政务员。”

  朱元璋准备对如今的胥吏体制进行改革的消息,很快便是传遍了整个京城。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还真就被百官给劝退了。

  中书省。

  只是这帮子士大夫的心里仍旧不愿意相信,朝廷的目标会对准他们。

  杨宪要做的是将后世成熟的公务员体系套在如今的大明身上。

  在他看来,朱元璋就是一个独夫。

  这些官员都是坚决反对吏考,更是反对朝廷把银子拿出来养这些小吏,说什么,这些贱吏怎么可以沐浴天恩,至于升吏为官,则抨击得更为强烈。

  因为这样的君主,不太可能被文官给忽悠、欺骗。

  洪武朝的胥吏虽然没有成气候。

  而且新式科举,招录的人数毕竟有限。

  可洪武大帝,向来就有乾纲独断的魄力与决心。

  “荒谬!”一旁的胖官员脸上写满了愤怒,他大声斥骂道。“这些贱吏为官,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那么即便是,朝廷采用了杨宪提出的这个方法,发动变法,时间一长,这些书生自觉上进无望之后,恐怕也会选择和胥吏同流合污。

  闹事的书生与隐患的胥吏,看似两样毫不相干的事情。

  这样两种选拔机制并行,不仅仅是让胥吏这潭死水活起来,整个大明的风气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

  还有就是吏作为具体的行政办事人员,在主官昏聩的情况下,就能僭取很多权力,为了防止他们太胡作非为,所以特意压低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让他们终身呆在基层,这样便不会对权贵阶层,也就是士大夫阶层产生威胁。

  “李相,现在我们该怎么办?”中书省全体官员,此刻都将目光看向了李善长。

  不愧是朱标,能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