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6章 莫贪天功为己功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多年君臣情分,是大明建国第一功臣啊。你不会有事的,这个国家少不了你。”胡惟庸开口道。

  李善长笑了笑,他掌握了太多的军事机密和人事机密,在战争年代,军务繁杂,敌我斗争你死我活,朱元璋少有精力来怀疑自己的“亲密战友”,只会越来越青睐他。但到了和平年代,知道的太多并非是什么好事。

  李善长这番举动,让胡惟庸领了自己恩情的同时,更是为自己的全身而退埋下了伏笔。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我就喜欢你这股舍我其谁的劲头。到时候我退了,陛下肯定会问我谁适合接任中书省左丞相的位置,当陛下问我时,我会提张三李四,唯独不提你的大名。到最后,陛下将不得不问我胡惟庸怎么样时,我会一再反对提任你为左丞相。”

  回想当初定远一遇,李善长告诉朱元璋效仿刘邦,“法其所为,天下足定也”,做第二个平民皇帝,正是李善长这一番话,给了朱元璋坚定的信心!

  哪怕是郭子兴夺了朱元璋的军权,要把李善长调走,他都不走!

  后来朱元璋率礼官制定郊社宗庙之礼,皇帝巡视全国,李善长依旧镇守京师,且一切事情李善长都可以不经请示灵活处理,这就相当于监国的权利,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的信任,李善长任中书省丞相以来,制定了六部官员的体制,且参与编写《大明集礼》、《太祖训录》等重要书籍,许多事务朱元璋都委托于李善长负责执行。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胡惟庸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李善长,无论是隐瞒还是假装谦逊在这个时候都没有任何意义,既然如此,还不如像现在这般直接坦露。

  “第一功臣?”李善长笑了笑。

  他看了一眼眼前的一桌子御宴,那是奢华丰盛至极。

  胡惟庸赌对。

  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成为红巾军义军首领,李善长一直都是文官之首,在他定下的方针下。

  短短时日内,得罪了不少人。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书省内,李善长故意处处与胡惟庸为难。

  朱元璋强渡长江,攻克太平,直指南京,就是他与李善长一同谋略并取得成功的。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长是辅佐朝政的得力助手,建国后拜为左丞相。

  他不可能在刚参加完御宴就马上请辞的,这样不仅会让朱元璋受到一定的非议,毕竟李善长这次是为了天下士大夫出头,他不想让老朱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而且最主要的是李善长还要利用最后的这一点时间为胡惟庸铺路。

  在《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子兴惑谗言,悉夺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长置麾下。善长牵上股而涕泣自诉,不肯行。也就是抱着朱元璋的大腿哭,不肯离开!这是忠的表现,而且李善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