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儿子也不必不如老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

  到了嘉靖年间,有些卫所逃亡军士更是达到在籍军士70%左右,许多边地驻军也只剩下一半。

  嘉靖时期边患严重,急需兵力,朝廷没有办法只能是在卫所制外,又加了募兵制。募兵不同于卫所军,不世袭,来去相对自由。但由于募兵制破坏早期卫守制“兵帅分离”的构想,内阁必须将兵权下放于将领,明朝无法完全掌控兵权。历史上戚家军,就是其中代表,中央集权逐渐转变成为个别军官所拥有的势力。

  听了杨宪的分析后,朱标也终于明白了这里头的危害,要是放任不管的话,怕是真要动摇国本。

  朱标看着杨宪,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开口道:“那按杨卿看,卫所制度该怎么改好。”

  杨宪既然开了这个头了,心里自然有了解决办法。

  “很简单,核心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全面提高军人待遇!”

  为什么会有逃兵,自然是因为这些士兵们过得不好,心里受委屈了。

  divclass=contentadv军队改革思路其实和杨宪之前教育改革,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

  朱标豁然开朗,开口道:“还请杨卿细说。”

  杨宪开口道:“其一便是产权明细,分到各军户手头的军田,所有权归朝廷,使用权就彻底交给他们。除了不能买卖外,他们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安排自己的亲属来耕种,耕种所得朝廷拿走一成,剩下九成全都属于军户自己。”

  按照现有规定,屯地的屯军由于老去或者调迁或者事故等原因不能够耕种了,必须将军田交还给朝廷。而且因屯田隶属官家,粮食征收数额很高,规定每位屯军除了留正粮十二石食用外,还需要交纳余粮十二石给所属卫、所的军官,作为俸粮。

  由此可见,军屯是有着很明显的经济强制特征的,剥削很重。

  可以说按照原本规定,这些军士除了自己口粮外,其余产出那是全都要被朝廷给拿走的。

  而现在杨宪留了九成给军户。

  那上交的二成,等于是租田的费用和税收的总和。

  这样一来,单论收入的话,军户就要比外头的农户要高很多。

  提高一个职业社会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它的经济地位。

  因为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以前大明的军户就是一群没有田产,给自己百户、千户的免费长工而已。

  “杨卿的方法是好,可这样一来,朝廷在军队上就要额外投入大量的财政。”朱标开口道。

  杨宪开口笑道:“能够花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还有殿下不会真的以为,凭借卫所制度,靠着这些军田,就真的能一直养活大明的军队了吧。”

  老朱最得意的“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件事,终究只是一种理想。

  即便是后世,世界各国军费占GDP的平均比例也在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