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6章 黑袍僧人(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袁珙形容为妖僧,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而纳之。

  姚广孝又摇了摇头,开口道:“不,铁路越早通,对王爷对咱们蒙古来说就越好。眼下大明西部的铁路刚通,天下人还没有真正见识到它的威力,要不了多久,恐怕大明各地长官都会争着抢着要修建铁路,真到了那个时候,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要更大。”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零.二四三

  听了姚广孝的话,朱棣眼睛一亮。

  如果宋濂不是非要以这种反抗改革的方式自杀,他死后文正虽然得不到,可还是有希望能够得到“文宪”的谥号。

  他和浙东四夫子,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可惜都没能有好的结局。

  这还要从几年前说起。

  时间回到现在。

  就像是此刻他所坐的位置,一束阳光从窗外打进来,正好照到了他的半个身子。

  即便刚愎自用的朱棣都认为自己得天下的第一功臣就是姚广孝,由此可见姚广孝在靖难一役中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君臣相处几十年,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绝没有半丝虚假。

  朱棣原本只是本着随便见上一见的心思,可在听到这里之后,便是收拾起了轻视的心思。

  虽说朝廷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整个大明都铺设好铁路,可先铺哪里,后铺哪里,这里面可都有大学问。

  一半身处在光明之中,一半身子在隐身于幽暗。

  姚广孝开口道:“贫僧以为,王爷可以让大明国内各大寺庙派遣僧侣,在草原各地聚集地建立寺庙。”

  姚广孝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王爷没有听错,就是全额出资。只不过有一个条件,这条铁路既然是咱们全额出资修建的,那么经营使用权理应给我们,日后沿途各州府如果要用的话,都必须给我们上交费用。钱不够的话,咱们可以直接向大明银行借贷。”

  如果不是因为如今是工业改革的关键节点,朱元璋必须树立典型。

  而姚广孝这时,也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政策。

  在姚广孝看来,这些僧人能成为朝廷统治蒙古族人民的得力助手。

  原本北元积累的那些金银财宝,当时被杨宪一举攻破北元王庭后,都全部带回京城去了。

  朱棣就藩后,一直遵循杨宪的治蒙政策,治理效果也确实成绩斐然。

  朱元璋打开一看,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开口:“这小子从小到大鼻子就灵,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瞒不过他。如今咱们大明神龙号刚通车,他就想着也打造一辆金陵直通北平的火车。”

  如今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朱元璋没有给与追究他们宋家的责任,已经是开恩了。

  宋濂给朱元璋的答复是,人君就像是父亲、像天一样,为人臣子是绝对不能对君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