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0章 四个女人一台戏(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困扰朱棣许久的军粮问题,被杨宪轻松解决了。

  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将压缩饼干的制作工艺流程规范化,然后召集员工进行培训,投入食品加工厂进行批量生产。

  压缩饼干做出来以后,不仅仅只是用于朱棣此次西征。

  杨宪写了一封折子给朱标,将压缩饼干和各类食品罐头确定为今后大明军队的标配军粮。这样一来,不仅仅只是武器,军粮储备方面,大明也将碾压这个时期全世界其他各国。

  因此单靠蒙古封地的那几个食品加工厂,产能是远远不够的。

  正好顺应此次发展振兴大明中西部的形势,明记准备直接投资在西部建设十家食品加工厂。

  朝廷方面提供廉价的地皮场地,明记投钱,建厂生产。

  同时与朝廷签下了未来五十年的军粮供应合同,互利互惠。

  朱棣那边同样如此,蒙古那几家食品加工厂本就是明记与封地王庭合资的,朱棣一下子拿不出钱完全没有问题,明记先行全额垫资就行。

  问题得到解决后,朱棣心满意足回封地去了。

  为了来年开春的西征,身为三军统帅,朱棣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

  岁月如梭。

  转眼间,洪武十一年也来到了末尾。

  大明工业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而在这种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原本从未出现过的问题。

  朱标不可能老往扬州跑,于是干脆就直接将杨宪喊到了京城。

  如今扬州反正有李进在,杨宪在不在,并不会影响其运作。事实上,自从李进调任扬州同知后,杨宪就开始做甩手掌柜了。

  学儒的,并不一定会成为腐儒。

  比如一百多年后的张居正,比如现在的李进。

  李进精通儒学、算学,于射御之道也有些精通,君子六艺皆识,在这年代可以说是标准的儒家君子。

  待人接物、应对进退得体,同样讨厌腐儒,喜欢实干但又不离大道的人。

  往往这样的人,其内心真正所求都大。

  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其是李进在经过当年凤阳府税收改革一事后,虽然吃够了苦头,可也是让他真正看到了大明的弊端所在,让他能够真正认真思考明朝,思考前面的道路。

  再加上新学的重塑。

  在杨宪眼中,李进算是一个已经长成的人。

  欠缺的,无非是一些时间的沉淀罢了。

  如今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因此将扬州交到他手中,杨宪是放心的。

  刚入冬的时候,杨宪就带着王月悯去了京城。

  挂了这么久虚职的军机大臣,终于来上班了。

  至于朝堂那边,杨宪能不去,就尽量不去,毕竟杨宪如今主职还是扬州知府,并非京官。

  最主要是一大早起床,对杨宪来说太折腾了。

  这个冬天,来京城,杨宪纯粹是将其当成是休假的心态来的,无事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