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 科学萌芽,杨帆远航(4k)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来到杨宪面前恭敬行礼道:“雄英见过杨先生。”

  一旁的徐妙云看到这个情况,脸上露出一丝吃惊的神情,要知道朱雄英可是皇太孙,要是不出什么大的意外的话,将来是要做皇帝的。

  杨宪对此却是表现得很淡然。

  要知道杨宪可是朱雄英的救命恩人,因此朱雄英行再重的礼都正常,这也是朱标和太子妃常霞要求他做的。而且朱标的意思,也是希望杨宪能够做朱雄英的老师。

  杨宪伸手指了指远处操场泥地上两个坑,轻笑道:“小雄英是如何发现这个现象的?”

  朱雄英回头看了一眼,见杨宪提到他得意之作,不由嘿嘿一笑,开口道:“是在一次偶然间发现的,一切都是巧合。”

  杨宪点了点头,和他猜想的一样。

  “接下来,小雄英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测试这个现象,比如羽毛和铁球,棉花与石头等等。看看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是否也是同时落地。”

  “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到时候如果你能总结得出规律结论,我可以将小雄英提出的这条规律写进教材里,然后标明规律的发现者,让后世所有读书人都进行学习。”杨宪轻笑道。

  “嗯嗯,一言为定。”朱雄英开心道。

  “一言为定。”杨宪弯下腰,看着朱雄英笑着回道。

  一旁的徐妙云此时内心却早已是心潮澎湃。

  此时年纪尚小的朱雄英只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他还无法理解将规律与名字写进教材这一件事所代表的意义,可站在一旁的徐妙云却是无比的清楚这究竟代表了什么。

  如果朱雄英发现的规律真的能够写进教材,而且之后都没被推翻的话,那么朱雄英的名字便会和他发现的规律一起一直被传下去,一代接着一代。

  后世所有读书人在学到这条规律的时候,都会想起朱雄英的名字。世俗的权位,即便是做到了皇帝,可百年后,后人也无法记得前朝每一个皇帝。

  而这正是所有读书人都追求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当中的立言。

  如果让人知道,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就已经接近了儒家的三不朽境界的话,怕是会给惊得连下巴都掉下来。

  从京城第一小学出来之后,杨宪又去了京城大学。

  这里同样在进行一场辩论。

  因为都是行了冠礼的成年人,他们探讨的问题自然与那边小学生不一样。

  杨宪和徐妙云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发现他们在讨论天地宇宙的奥妙,现场几波人争论的实在是厉害,因此谁也没有注意到在人群最外围的杨宪二人。

  其中一个学生坚持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说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这个学生代表的古代天文学的三大学说中的盖天说,即认为天似华盖,形圆,地如棋盘,形方,合在一起便是天圆地方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