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准备将家门口打扫干净,然后剑指整个天下时,暗潮涌动。

  京城。

  丞相府。

  听着义子涂杰汇报的各支远征军情况,胡惟庸静静地看着杯中的茶水,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一切都顺利地按他的计划发展。

  divclass=contentadv淮西武勋,大半都是胡惟庸的故旧,淮西文官,更是几乎全部唯他马首是瞻。

  李善长归养,加上徐达之前一系列刻意与蓝玉他们保持距离的行为之后,接任中书左丞相的胡惟庸可以说如今就是淮西勋贵的老大哥。

  真正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朱元璋这一系列变法之前。

  甚至是在军队改制之前,胡惟庸也从没有想过要造大明的反。

  或者换一个词,是不敢。

  他再嚣张,也只敢摆弄相权,染指皇权,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

  因为胡惟庸知道在大明这片土地上,朱元璋就是绝对的权威。

  从龙凤元年投奔朱元璋,一路见证朱元璋一步步成为大明的帝王,胡惟庸比任何人都知道朱元璋的可怕。

  他结交淮西勋贵,在朝堂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等等一系列行为都只是仅仅为了自保而已。

  可现在不同了。

  他看明白了皇权与相权相争,最后总有一方要死。

  胡惟庸舍不得手中的权利,同样不想死。

  等于说,胡惟庸被逼到了绝路,被迫做出抉择。

  这是内因。

  当然如果只是因为这样,他还是会选择隐忍蛰伏。

  更重要的是外因。

  大明近些年推动的这一系列改革,给胡惟庸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税制改革、吏治改革、军队改革,令得淮西勋贵被逼到了绝路。

  尤其是朱亮祖他们几个死后,更是让一些人惶惶不可终日,这些人之中许多做得缺德事绝对不会比朱亮祖少多少,他们也怕怕自己会步朱亮祖后尘。

  军队改革引发的那场兵变就是他们反抗的手段,只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

  这些人除了投靠胡惟庸,别无选择。

  其次就是外交、朝贡体系的改制,不仅取消原本那些给周边各国的福利,更是直接在他们国家强行推行大明宝钞,进行经济殖民。

  同样将这些国家推向了大明的对立面,他们只是畏惧大明的武力才不敢有所动作。

  胡惟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将各国串联在了一起,再加上东瀛那个野心勃勃的将军,共同组成了如今的反明联盟。

  只不过比起如今那些明面上已经对大明发难的国家相比,东瀛如今还隐藏在暗处,表面上并未参与这次行动。

  大明朝堂这边同样认为有朱樉在那边坐镇,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朱樉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亲王的军队可不是吃素的。

  做了这么多准备,最后让胡惟庸下定决对策划这场谋反的契机,还是朱棣西征以及徐达带着船队航行世界。

  当时在得到这个消息时,胡惟庸嘴角都要笑歪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果然没过多久,胡惟庸便接到了他老家宅子各种祥瑞的消息。

  这是老天要让我当皇帝啊!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