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 神秘小瓶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问题。

  皇宫内。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子,开口道:“好了事情你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对于杨宪的请求你们怎么看?”

  盐铁乃国之重器。

  涉及盐业,几个皇子都比较慎重。

  到最后,还是朱标率先开口道:“父皇,刚才也尝过杨宪制作的精盐了,我先说这确实是标儿从出生起到现在吃过的最好的盐了。”

  让太监们试毒之后。

  朱元璋和几位皇子们,方才都已经尝过杨宪制作的精盐了。

  那味道确实令人尝之难忘。

  几人听了朱标的话,也都是点了点头。

  朱棣更是抬起手掌,只见一颗盐粒此刻就在他的掌心。

  “我从未见过如此晶莹剔透的盐,看起来就像是雪花一样。”

  听着朱棣的话,朱标笑了笑,接着开口道:“至于杨宪进献的制盐之法,步骤并不繁琐,所需的材料也寻常,不难复刻,只要试一试便知真假。因此他绝不会在这件事上骗人,同时他在奏折里提到的用晒盐法取代煎盐法,更是能使制盐的成本大大下降,同时提高效率,此举有功社稷。”

  一句有功于社稷,朱标这是直接给杨宪进献制盐法定性。

  既然有功于社稷,那么对于有功之臣的请求,自然是能满足就满足。

  朱元璋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道:“秘密找人试验,如果真的可行,那么杨宪奏折中所提之事便允准他在扬州推行。还有一码归一码,方才朝堂之上,潘隆云所讲之事,必须找人再去一次扬州,别人不放心。”

  “老二,这个差事就交给你,秋收前到扬州。”

  扬州城。

  杨宪正在用一个自制的刷牙子净口,只是他此刻使用的是比青盐品质还要高的精盐,看着一旁的鲁明义是一阵肉疼。

  上好的青盐要1000文一斤,就这也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无论是牙刷子,还是青盐,在明朝都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

  咕噜咕噜咕——

  杨宪仰头将最后一口漱口水吐出去后,看着早已站在一旁等候多时的鲁明义,略微有些无奈开口道:“鲁兄,用不着每日都这么早来府衙吧。”

  不仅仅是今天,自从杨宪私发朝廷拨发的稻种之日开始,鲁明义就几乎每日都是这个时辰到。

  因为他根本就睡不着觉。

  “皇上真的会因为大人你进献的制盐之法,而宽恕大人你之前的所作所为吗?”鲁明义开口问道。

  很显然,他没有真正明白制盐之法的意义。

  “让你这两天带人去考察的盐矿具体位置,做得怎么样了?”对于鲁明义担心的问题,杨宪丝毫不以为意,他关心的反而是接下来的制盐大业。

  毕竟在杨宪眼中,那不是盐,那可是雪花花的银子。

  说此时的大明税收,半数来自盐业丝毫不夸张。

  “已经找到三处,符合大人要求的地方,大人提的那些器物,我也已经让手底下人尽量筹措,这两天应该就能准备妥当。”鲁明义开口回道。

  杨宪算了算时间,点了点头,这样一来,朝廷旨意下来时,差不多就能同时动工。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