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五章 优质海盐,低廉售价_南明太子复仇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价格,对于商人来说,无疑是十分优惠的。因为现在市面上,一担海盐的采购价,哪怕是盛产的盐田,最低进价也要5两。甚至在诸如广东与福建等地,因为晒盐困难,很多地方的最低进价,竟然达到了8两银子之多!这个数额,竟足足是朱慈煊定价的两倍!由此可见,朱慈煊这4两银子的出厂价,对于商人们来说,是多有诱惑力的价格。而这些商人,若是将盐贩运到稀缺之地,其售价又会大副上涨。比如在明末时,走私商人将盐贩运到蒙古草原去卖时,其售价竟然最高可达15两!有这样的暴利在前,商人们哪怕再多的风险,也愿意承受了。而若是他们从朱慈煊这边拿货,非但拿货价最低,而且还不限量购买,更是令商人纷涌而来,大力采购。嗅觉灵敏的商人江有志,自然不会放心这样一个赚钱的大好机会。他带着数艘货船,一路开到七岩海岸边,远远看到,湛蓝天空下,那沿海滩涂处已开辟了一格格有如田亩般的盐池,有许许多多的工人在此忙碌不休,劳作制盐。东南亚四季炎热,均是晒盐的好时节。时值正午,烈日当头,热浪滚滚,炽热阳光映照下,千亩盐田如同缤纷的调色盘一般多彩炫目,一片片盐花在太阳的炙烤下,闪烁着晶莹诱人的光泽。正午时分,潮水快速上涨,海水被放入盐田最高处的澄清池,烈日下,新一轮的晒盐工作就此展开。江有志上得岸来,便看到,一对夫妻模样的盐工,在这中午最热的时候,犹是各自戴上一顶草帽,在烈日下劳作不休。这夫妻俩人,均各拿着一根粘满盐卤的竹竿,竹竿的一头绑着一根长长的绳子,在盐田结晶滩中来回用力拖动。这般活儿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地耗费力气。而这项工作,在晒盐制程中,有一个专用术语,叫作‘打花’。做到这项工作时,已是晒盐的最后一步了。此时卤水盐度达到了20多度,达到了可以出盐的浓度,故而每半小时就要‘打花’一次,以此方式来把粗盐结晶体打散,让晒出的盐粒更加均匀细腻。而拖着这个绑了长绳子的竹竿在卤水里来回拖动,不仅考验臂力,更还要掌握一定力度,不是熟练的劳工,很难掌握其中的关窍。从空中俯瞰,“打花”后的结晶滩如同一幅巨大的抽象画,白色的盐勾勒出盐农们的艰辛。时值正午,天气极热,普通人若是在室外略略一站,便会头晕眼花,虽然夫妻俩干活时一直都戴着草帽,但是猛烈的阳光把他们的脸晒得黎黑一片,粘了盐水的脸孔,一旦流汗就会火辣辣地痛。即便如此,夫妻两人在干活时,脸上却依旧时常挂着笑容。“二位,这打花如此辛苦,二位干劲却是不错呢。”商人江有志在一旁感慨道。“商客,我们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