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九章_帝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安城的梅雨一下就是几月,魏昭的行程一搁再搁,算来,几乎都快满一年没和阿悦见面了。

  阿悦很理解他,没有在信中抱怨过,一如既往地同他写了平日遇到的趣事和一些开心事,末尾写上一句:一切安好,勿忧。

  魏昭看了,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意,只是政事繁忙,他作为一国之君,并没有那么多任性的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看,他能够任性的权利其实都用在了阿悦这儿。阿悦身为皇后,去游城休养数年,尤其是在后宫无人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魏昭给她一力担下,她也无法得到这么长时间的清闲。

  正是作为兄妹时多年的相处,才能让两人如今能这样彼此理解。

  这期间最令人轻快的消息,大概莫过于广平侯傅徳的妥协了。

  挣扎了几年,傅徳大概深深了解到自己不可能推翻绥朝称帝了,毕竟由一个外姓人推翻皇室统治江山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魏昭作为皇帝不仅没有犯错,相反还做得很好,绥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上升,军队壮大、国库充盈,百姓也没有什么不满,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谋反成功的难度比魏蛟当初无疑要增加数倍。

  要知道前朝那样的倒行逆施下,魏蛟都经过了十年左右才谋得大位,而且至今没有收服所有的士族,可想而知傅徳的打算就更不可能实现。更别说他还被魏昭重伤,自此要休养好些年。

  事实上当初退回山东没多久,傅徳就有点后悔了,但他骑虎难下。他的“谋反”可以说是被魏昭逼迫不得不为之,如果不是魏昭一再挑战他的底线,他起码能再忍个十年,做足了准备再动手。

  不过他心知自己在魏蛟的死上面动了手脚,魏昭一定不会轻易答应他的求和,所以也很谨慎,直到某次意外拿下了他们的一名大将,这才有了底气谈条件。

  经绥朝君臣商议后,几个条件都被应下,傅徳再次退守,撤出了山东大部分郡县,再次成为绥朝属臣,但他有一个原则,坚决不回临安。

  他又不傻,魏昭对他痛恶至极,前一脚迈进临安城,后一脚指不定就被宰了。

  对此魏昭也不曾逼迫,只对使者微微一笑,“既然傅使君身体不便回临安,朕不勉强,只要按约奉还二十万兵力,按时上贡即可。”

  使者带着多大的羞辱感回山东,傅徳又是如何叹气,便在此不提了。总之这场战乱结束的基调已经定下,无人不知傅徳的妥协和投降,魏昭对内用刚柔并济的手段收服了朝臣,对外还能做出这样漂亮的功绩,所有人对他心服口服。

  唯一的缺陷,大概就是这位帝王至今还未有子嗣了。

  烛火幽幽,夏风顺着轻薄的帘子吹入,微微缓解了文夫人的头疼。

  她年纪大了小毛病多,像天寒就容易骨头疼,天一热又容易头疼。

  芸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