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二章:发达的农牧业_三体:史上最称职的面壁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小麦的根系也非常发达,可以看到在培养液里的根部,比叶子和麦穗的体积加起来还要大几倍。

  只要养分和水分足够,这样的小麦一周就能从发芽到成熟。

  这样的小麦一层一层种在一间巨大的培养室里,每一层的顶部都有模拟阳光的灯光,让小麦可以日夜不停地生长。

  农业方面还有另一个研究方向,现在的人工淀粉再添加上其它的微量物质,已经可以合成玉米、红薯、土豆等等,几乎主要成分是淀粉的农作物,都能合成了。

  只不过根据科学院的观察,人类的消化系统对用人工淀粉合成产品地吸收不是很好。

  科学院相关领域的专家研究了这个课题几年,最终得出结论:

  人类的消化系统,还不太适应人工淀粉的合成产品。

  唐纳德讲到这里的时候,做了详细的解释。

  据可靠的研究报告表明,人类的消化系统有过一次巨变。

  最初的智人是杂食性动物,甚至会从草里面以效率很低的方式,获取自身需要的营养。

  后来智人开始狩猎,从肉食里面可以更快地获得营养,大脑也随之越来越发达。

  为了给大脑供给足够的营养,人体开始从消化系统“节流”。

  盲肠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小,最终变成了个无用器官的。

  再后来开始农耕后,人类可以从植物的种子里,直接获取碳水化合物,消化系统进一步萎缩。

  现在别说草叶子,连生肉都没办法消化了。

  这个演化过程持续了十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为了配合消化系统,肝脏这个“化工厂”也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植物为了避免被吃,也在渐渐进化,要么进化出了毒刺、硬壳,要么具备了毒素。

  植物在毒性越来越大的时候,肝脏也在跟着进化,不然智人早就被毒死了。

  而现在的人工淀粉产品虽然也含有不少微量元素,但是它比起从农作物上生长出来的果实,还是更加的“纯粹”。

  这让肝脏和消化道有些懵逼:不说有毒素么?怎么没有了?

  人工淀粉食物可以进一步地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但是这个变化太快了,没有给人体做出应对的时间。

  所以对人工淀粉相关产品地吸收,反而不是很彻底。

  听到这里,姜宇到是突然回想起三十六的一番话:自然进化已经不可能给人类新的高度,人类想要再进一步只能自己给自己进化。

  应对人工淀粉这类的问题,再靠自然进化显然过于缓慢。

  唐纳德讲道:“所以太空农场里那些可以迅速生长的农作物,等于是原始的在地里耕种出来的农作物,到人工淀粉产品之间的过渡。”

  姜宇问:“你们有没有想过,用基因技术改变一下人类的消化道?”

  “有人提出过,”唐纳德道:“不过大家都表示这个观念过于激进,执政官伯顿给出的批复是:二十年内暂不考虑。”

  姜宇点了点头,人的思想显然还没有跟上所需的进化速度。

  这件事急不得,只能慢慢改变人们的观念。

  唐纳德继续介绍太空牧场,如果说太空农场只是借鉴了柏翔东的研究,那么太空牧场就是直接应用了柏翔东的研究。

  一开始这个项目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太空建立类似于地球上的牧场,一个是用3D打印技术,打印肉类。

  可是从地球引进的动物,很难适应月球的低重力环境,生长周期也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快。

  而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肉类臭不可闻,让人一点食欲也没有。

  这两条路行不通之后,项目组才开始利用柏翔东的技术,直接培育猪肉、牛肉、羊肉。

  通过研究猪牛羊等畜类的DNA,项目组很快找到了培育肉类的可控方式。

  先在培养皿里放置猪肉细胞,然后给它供给养料,并以生物电的方式下达繁殖肉类细胞的命令。

  一天时间,一块两公斤左右的猪肉就能形成。

  不管是口感还是味道,跟真正的猪肉无异,因为这压根就是块真正的猪肉。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