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六章 大敌当前举豪杰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说道。

  如今局势危急,张昭等人虽在孙策临死前举荐过孙翊接任,但被孙策所拒绝,选择了孙权为继任,对此张昭、程普等人只能以遗命为重。

  待众人出了乌程侯府,天色已晚,加上周瑜奔丧心切,日夜兼程劳累过度,方才又痛哭一场,到底体力不支,只得先回府中休息。然而回到府中之后,周瑜便得知好友鲁肃也来到了吴县,第二天一早,本欲将鲁肃请入府中,却被孙权派人招到太守府。

  经过一夜思索之后,周瑜也接受了眼下这个事实,既然孙权是孙策所选择的继承人,那就只能忠诚辅佐,以全孙策之谊,尽职效忠。孙权今日相请,便是将周瑜升为中护军,待遇之厚,比之孙策有过之而无不及。周瑜虽然并不看重权位,但对于孙权能如此厚待,还是颇有些感动。

  “今刘琮领兵东进,欲图江东,以护军所见,该如何抵挡?”孙权忧心忡忡的对周瑜说道。

  周瑜略一思忖,答道:“当此时,应内修军伍,广拔人才,然后审机察变,决于战阵之间。至于临阵斗将,纵横湖海,则有诸将领兵,各逞其能。刘琮虽勇而有谋,却于仓促之间举兵相侵,以无名之师伐丧乱之国,大不义也,天必谴之!”

  这话让孙权心中稍安,沉吟片刻后,对周瑜说道:“既如此,还请护军不辞辛劳,领诸将相拒。”

  周瑜沉声道:“瑜敢不效死力!”

  正如张昭所言,如今大敌当前,唯有先力保江东不失,再论及其他吧!

  回到府中,周瑜尚未派人去请鲁肃,鲁肃已得知周瑜回到吴郡,早就在府里等候多时了。

  鲁肃之前因祖母去世而回东城料理丧事,事情办妥之后却接到了另一位友人刘子扬的来信,信中规劝鲁肃去投奔巢湖的宗帅郑宝,鲁肃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听从刘子扬的建议。不过鲁肃之母早些时候被周瑜接到吴县,他这次来,便是要接上母亲一同去巢湖的。

  听了鲁肃的决定之后,周瑜眉头一挑,对鲁肃说道:“昔日马援曾对光武帝说过,‘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如今江东之主亲近贤人智士,接纳奇才异能,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秘论,接承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起于东南,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造建起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的时代,子敬不必把刘子扬的话当作一回事。”

  之所以要劝说鲁肃留下来帮助孙权,周瑜并不是一时之念。当初周瑜与鲁肃相识,成为好友之后,便早已知道鲁肃的志向,去年向孙策举荐,刚刚受到任用,却因鲁肃祖母之丧而暂时分别。眼下孙权接掌江东,正是用人之际,周瑜如何能让鲁肃轻易离开,北上去投什么郑宝?

  鲁肃听了之后,沉吟片刻。他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本来与孙策一见如故,正要效力于麾下施展胸中抱负,却不料孙策遇刺身亡,他因对孙权没有多少了解,只听说孙权年少,加上孙策遇刺之事坊间多有流言,所以他才会因为刘子扬的书信而有了北上之心。

  不过周瑜既然这么说,鲁肃便立即打消了北上的念头,同时对于孙权更多了一些好奇之心。

  周瑜见鲁肃回心转意要留下来,便立即向孙权举荐鲁肃。孙权正要收揽人才,当下便请鲁肃相见。

  ...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