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三章 又见烽烟起南国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诩的预料之中。

  用他的话说:“张羡既有民望,又统领大郡,与牧守相互猜疑,焉能不叛?”

  到了江夏与甘宁会合,再到沙羡见到黄祖,已经是三月底的时候。

  黄祖此时焦头烂额。好容易江东孙策忙着扫荡吴越而无暇西顾,却没想到紧挨着的长沙郡会突然叛乱。他原本的兵力布置,都是针对东面的孙策,待南方的张羡突然起兵,他急忙调兵前去镇压,却没想到屡战屡败,若不是知道刘琮要来,他都要亲自领兵南下了。

  长沙郡北起洞庭,南逾五岭,东邻鄱阳湖西岸和罗霄山脉,西接沅水流域,自秦设郡,治所便一直在湘城。

  “此次平叛,当以雷霆之势一鼓而下,否则将会深陷泥潭,拖的越久,对咱们便越不利。”刘琮指着地图,对堂上诸人说道:“由沙羡逆流而上,入洞庭,先取罗城,然后直下湘城,力求一战而定。”

  黄祖皱眉道:“孤军深入,怕是犯了兵家大忌啊。”

  他前两次派去镇压的部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落得个丢盔弃甲惨败而归的下场。

  刘琮挺直腰背,道:“看起来危险,实则不然。若是步步为营,则给敌以充分的时间加以防备。此其一,其二,我们自己都觉得危险,那张羡会不会也同样认为呢?”

  他在堂上来回踱了两步,猛地转身道:“出其不意掩其不备,才能速战速决。”

  见刘琮决心已定,众人便不再多言。倒是赵云很是认真地看着地图,脑海中思索着刘琮的言语。骑兵,就是要这样使用啊!然而用骑兵去攻城,能行吗?

  这个问题他越想越觉得不可能。然而当他就此想刘琮提出疑问的时候,刘琮却笑的很是神秘:“谁说骑兵就不能攻城了?”

  魏延到底跟随刘琮的时间久,对刘琮很是了解,闻言说道:“都督此言不实。”

  “嗯?”没想到魏延会这么说,刘琮很是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道:“怎么,文长不信?”

  “若是旁人这么说,末将或许会信。”魏延道:“都督费了那么多心血,好容易练出这么支精锐骑兵,又怎会舍得用来攻城?”

  刘琮楞了下,没想到魏延却是从这个角度推断的,继而哈哈一笑,说道:“看来还是文长了解我。”

  自江夏军中抽调了两千水军,三百战船之后,大军逆流而上,于四月初进入了长沙郡。

  此时的洞庭湖远不如唐宋年间那么广阔,但也是烟波浩渺的大湖了。

  与南阳郡相比,长沙郡内显得人口稀少许多。庞大的船队泊在岸边,只见楚天寥廓、芳草萋萋。偶尔有打渔的小船远远望见,逃也似的划入芦苇荡中,再也看不到踪迹。

  一艘高大的楼船上,刘琮凭栏而立,初夏的阳光并不灼热,湖面上带着潮气的清风徐徐吹过,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都督在想些什么?”不知何时,贾诩也登上楼,见刘琮凝神远眺,不由出言问道。

  刘琮回头见是贾诩,笑道:“我在想张羡为何不再等等。”

  “哦?等什么?”贾诩敏锐的抓住刘琮话中未尽之意,略带好奇的问道。

  “自然是等荆州外有强敌入侵的时候。到那时他再举兵反叛,里应外合,岂不是更有把握?”刘琮说着,摇了摇头:“据说曹操曾遣使拜会过张羡,但这老头儿也太容易被人唆使了吧?”

  贾诩皱眉凝思片刻,说道:“曹公既然不想看到荆州日渐强大,自然会寻找机会削弱荆州的实力。而张羡与牧守不和,岂不正是个好机会?或早或晚,又有何不同?”

  “我是觉得,曹操太心急了些。”刘琮嘿嘿一笑:“只怕将来他会为此后悔。”

  贾诩瞥了他一眼,抚着稀疏长须,心中暗道,即便不是曹操派人来唆使的,恐怕你也会以此为借口吧?

  请收藏:https://m.s3m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